8月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2022年上半年,消費者投訴總體呈上升态勢,其中涉及食品安全、醫美安全、預付安全、商品房、物業服務、電信服務、航空客運、在線培訓、網絡遊戲、寵物消費等十大投訴熱點。
花3萬餘元豐胸,美容院擅自更改産品
2022年4月18日,消費者刁女士到廣東省梅州興甯市消費者委員會投訴,稱其于4月3日通過微信向興甯市某美容店負責人劉某支付1萬元預購“芝X美”品牌豐胸項目。當天,該負責人親自開車帶刁女士前往位于梅縣區的一美容店,到店後刁女士又支付了2.5萬元,随後,美容店工作人員為刁女士注射了豐胸産品。
事後,刁女士一直感覺乳房脹痛難忍,到醫院彩超檢查發現乳房内有陰影,與店家多次協商無果後,刁女士向興甯市消委會投訴尋求幫助。
經調查,該店負責人在未經刁女士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改用其他品牌産品通過注射的方式進行豐胸。最終,在工作人員調解下,雙方簽訂了調解協議書,店家一次性補償刁女士10萬元。
在醫美安全領域,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虛假宣傳誇大功效;模糊定價違規收費;醫療美容安全堪憂。部分美容機構未經批準擅自擴大診療範圍,一些從業人員無相關資質違規營業,造成消費者傷害;免費體驗誘導消費。
中消協表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一些無良商家在利益驅使下,通過制造和販賣容貌焦慮,憑空制造需求“收割”消費者,該領域營銷亂象多、投訴多、機構執業标準和行為規範亟待加強等一系列問題值得關注。
因疫情退機票,平台收取724元退票費
2022年2月25日,消費者郭女士向上海市長甯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投訴,稱其在某網絡訂票平台購買了2月25日起飛的機票,後來由于疫情原因,消費者于2月24日按照該平台的規定申請退款,但提示退款失敗。郭女士由于擔心第二天過時無法退票,于是嘗試申請自願退票。該訂票平台羅列了一大堆“退票費”,消費者誤以為是退到手裡的費用,遂點擊最後一欄“退款65——下一步”,且點擊後沒有任何提示及确認程序,直接默認退款。
結果消費者隻收到65元退款,平台收取高達76%的724元“退票費”。消費者緻電訂票平台,無法聯系到人工客服。經消保委調解,訂票平台為消費者辦理了補退。
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航空公司經營遭遇挑戰,與此同時,民航領域相關投訴持續發生。一是因疫情導緻航班變更引發糾紛。二是積分兌換糾紛。三是航班取消原因信息不透明。四是網絡訂票平台售後服務響應不及時,或無有效回應,有些平台還擅自更改航空公司退改簽收費标準,向消費者額外加收退改費用。五是航空套餐兌換難。
中消協表示,航空服務經營者是保障航空客運服務質量、提升消費者出行滿意度的第一責任人。各航空公司、網絡訂票平台應當切實落實自身責任,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網絡訂票平台應當嚴格執行航空公司退改簽收費标準,公平合理制定平台規則和協議内容,顯著告知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内容,保障通知有效、客服響應及時。
花近6千元購買配音培訓課程遭遇退款難
消費者翟女士于2021年12月在某公衆号上看到一則關于配音培訓的廣告,聲稱學完後可以輕松賺錢,消費者在銷售人員的催促誘導下開通了分期樂網貸,費用共計5890元。消費者支付完在網上發現該公司有衆多投訴,于是申請退費。
消費者稱與該公司簽訂的協議規定沒有學習的情況下可以申請退費。但是消費者申請退費後半年多一直沒有收到退費。消費者無奈隻能向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消費者委員會投訴,經調解,經營者為消費者辦理了退款。
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培訓服務投訴20223件,同比增長18.05%。其中不少為在線培訓糾紛。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承諾退費不兌現。二是虛假宣傳手段多。三是誘導辦理消費貸騙取錢财。
中消協表示,消費者購買在線培訓服務時,要擦亮雙眼、謹慎選擇,不迷信所謂“名師”“名校”,不輕信“不過退費”“打卡退費”等花式營銷手段,不相信“包過”“不考試就可以獲得學曆證書”等虛假宣傳,牢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建議有關政府部門嚴格審批管理,加強培訓資金監管,嚴肅查處違法辦學、虛假宣傳、誘騙貸款等違法行為,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
潇湘晨報記者李姝 實習生覃赟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