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單位體檢的胸部CT檢查中,43歲的張女士竟然發現自己的左肝不見了,而她并未感到身體有何不适。
張女士覺得非常奇怪,她從未做過肝髒手術,肝左葉到底為什麼不翼而飛了呢?
張女士來到新華醫院求診,經過門診的詢問和上腹部B超檢查發現,張女士肝左葉的确是消失了。經醫生診斷,張女士才知道自己患有肝内膽管結石,該疾病導緻了左肝葉的萎縮。
那麼什麼叫肝内膽管結石呢?肝髒還會生結石嗎?
今天,新華君就請專家來跟大家介紹一下肝内膽管結石這個疾病。
肝内膽管結石其實很常見
大家可能對膽囊結石比較熟悉,而與膽囊結石相類似,肝内膽管結石也是膽石症中的一種。
事實上,膽石症是當今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影響多達20%的人口。膽石症的發生與代謝因素(比如高膽固醇血症、高膽紅素血症)、膽汁的淤積、以及膽道的炎症和感染有關。
圖片引自《奈特病理學》
我們提起膽石症,可能都認為結石都是長在膽囊裡的,其實不然。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膽囊結石,膽石還可發生在多種部位的膽管,比如肝内膽管、膽囊管、肝總管、和膽總管、壺腹部等。
而肝内膽管結石其實也是比較常見的,肝内膽管結石是指發生在左、右肝管彙合部以上的膽管結石,主要由膽道感染、水質、飲食、遺傳、膽汁淤積等原因所導緻。由于膽道系統的解剖特性,肝内膽管結石最常發生于左肝外側葉。
圖片引自《奈特病理學》
很多時候,肝内膽管結石發生的無聲無息。
肝内膽管結石缺乏特異性的症狀,其可以引起反複的上腹部、腰背部疼痛或不适,亦可以有黃疸、發熱等表現。但絕大部分的患者沒有任何症狀,都是在體檢時發現。
當體檢時發現有轉氨酶升高等肝髒炎症的征象時,要即使進行肝髒影像學的檢查來排查有無膽道系統結石。
腹部超聲檢查是應用最廣泛的肝内膽管結石的篩查手段,其具有廉價、無創等優勢。但超聲檢查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并不能很好的分辨肝内膽管結石和其他原因所導緻的肝髒鈣化,所以在超聲檢查懷疑有肝内膽管結石的患者,還需進一步進行磁共振檢查MRCP或者CT來明确診斷。
那麼,肝内膽管結石怎麼治療呢?
肝内膽管結石治療方案的選擇,主要取決于結石的大小、部位和是否引起膽管擴張、感染等因素。無症狀、未引起膽管擴張的細小分支膽管内的結石,可以不做治療。
而已經引起肝内膽管擴張的結石,說明結石已經引起了膽道的梗阻,會導緻膽管慢性炎症反複發作,也有可能并發肝膿腫或膽道出血等,長期的炎症和缺乏膽汁的滋養,還可進一步引起繼發性膽管硬化、節段性或肝髒的小葉萎縮、硬化、以及膽管癌。
所以,對于已經引起膽管擴張的肝内膽管結石,還是應該積極治療,其治療方法主要是進行外科手術幹預,由外科醫生根據結石的位置、大小和所在肝葉的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手術方案。
如何預防肝内膽管結石的發生?
防病大于治病,這是我國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那麼既然肝内膽管結石會導緻這麼多嚴重的後果,那麼要如何預防呢?
其實,和膽囊結石一樣,肝内膽管結石也是可以通過生活習慣的改變來降低發生率的。肝内膽管結石的發生原因是膽道感染、飲食因素、遺傳、代謝因素有關。
首先,預防肝内膽管結石需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食、預防腸蛔蟲病所緻的膽道感染。
其次,規律的飲食習慣也非常重要,要注意控制和治療高膽固醇血症,除此之外,飲食不規律可能會導緻膽汁淤積,從而增加肝内膽管結石的發生風險。
最後,定期體檢很重要,可以為我們的健康把好最後一道關。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消化内科是全國知名的肝髒疾病診治中心,在各種肝髒疾病的診治方面都達到國内領先的水平。如果您對自己的肝髒有疑慮,敬請盡早就診及時治療,讓我們共同守護您的身體健康。
科普結束
醫生介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