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河北省大工匠機床專家

河北省大工匠機床專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3:47:16

河北省大工匠機床專家(2022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⑩張永生)1

摸透數控機床“神經”的技術能手

——記2022年河北大工匠、中鋼集團邢台機械軋輥有限公司維修電工張永生

【人物名片】張永生,中鋼集團邢台機械軋輥有限公司維修電工、“永生創新工作室”負責人。16年來紮根電氣維修崗位,始終謹守初心、懷揣匠心,用勤奮與汗水為設備運行保駕護航,先後榮獲公司先進工作者、邢機工匠等榮譽稱号。2021年參加河北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決賽獲個人第一名,被授予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河北省技術能手等稱号。

河北省大工匠機床專家(2022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⑩張永生)2

2006年,22歲的張永生從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畢業,成為了五分廠維修班的一名維修工。 開始,張永生接觸最多的是半自動的普通機床,為了盡快能夠在工作中獨當一面,他成為了師傅身邊“粘人”的小跟班,隻要師傅維修機床,他就一邊給師傅打下手,一邊觀察學習,很快将普通機床的性能熟悉掌握。

随着企業的改革發展,更新了數控機床。張永生暗自高興,“數控機床充滿了‘未知數’,非常具有挑戰性。”可讓張永生始料不及的是,新上線的各種生産設備,所用的數控系統全是德國西門子840D,調試手冊又都是英文和德文,看起來和“天書”一樣。一般情況下,機床的參數都是調好的,師傅經常對張永生說:“千萬不能亂改,否則稍有不慎就容易出錯,造成事故。”張永生都一一銘記在心。

有一次,一台數控機床出現報警不能正常工作,恰巧師傅休息,是張永生當班。接到報修後,他想獨自動手解決問題,可一通操作下來,機床問題不但沒解決,各種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報警全部出現,張永生立刻傻了眼,隻好向師傅求助。等師傅趕到現場,問明原因後直接恢複了備份,很快解決了所有問題……這件事兒對張永生觸動很大,他下決心要将數控機床維修技術“攻下”。

為了補短闆、找差距,張永生連買帶借找了一堆數控機床設備資料,每天像捧着“寶貝”一樣着迷地看,工作中碰到有設備疑難故障,他常常在機床旁一待就是四五個小時,反複鑽研,并向師傅學習,整理了一個“故障維修記錄本”,方便以後遇到類似問題查詢解決。就這樣,憑借日積月累的維修經驗和日益精湛的維修本領,短短幾年間,張永生就完成了從機床維修工到區域維修承包負責人的“華麗轉身”,面對各種維修問題,他都能迎刃而解。

一次,張永生在參與更換主軸推力軸承時,勤學好問的他打聽到了軸承損壞的根本原因,就是鎖緊備帽松動導緻主軸竄動,從而把軸承擠壞。“一個軸承11萬元左右,如果損壞了,會給企業造成極大浪費,得想辦法攻克這個難題。”張永生的想法與企業領導不謀而合,領導也下了“命令”:必須解決!

于是,張永生靜下心來想辦法。一天,發動汽車倒車時,他受到了倒車雷達報警聲啟發,遂決定也給設備安一個類似的報警器。就這樣,張永生給設備安上了光電開關,一旦備帽松動發生位移,傳感器就會輸出信号,将此信号給入PLC,PLC随即收到信号指令,讓主軸停轉的同時,操作面闆上顯示“鎖母蓋松開請檢查”。最終,在不耽誤設備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抓住每次搶修機會,曆時半個月,張永生終于調整好了光電開關的“站位”,靠這項小創新,圓滿完成了領導交予的任務。該項創新,是張永生參加工作以來第一個小發明,為他打開了創新之門。

作為區域維修承包負責人,張永生谙知所轄區域每台設備的“秉性”,分廠80餘台(套)的加工設備中,軋輥車床達到近50台,占比超過一半,為确保這“半壁江山”的安全高效運轉,張永生積極在日常維保過程中注入創新思維,創造性地開展設備維保改造。軋輥車床加工過程中,最怕的就是突然“掉輥”,一旦發生這種狀況,将對操作人員和加工設備帶來無法估量的後果。為徹底消除這種加工風險和設備隐患,張永生帶領維修團隊積極開展設備技改攻關,通過大量摸排和反複研究,最終确定出“機床尾座套筒頂尖非正常停轉,而導緻頂尖研磨磨損”是可能引發“掉輥”的最大“誘因”。對此,張永生自主研發出“車床頂尖旋轉實時監控裝置”,成功地破解了這一設備運轉保障難題。同時,該項技改還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成為了軋輥加工裝備保障領域的引領和示範。

參加工作以來,張永生累計解決大型設備重點難題80餘項,完成設備創新改造近200項。正因為有了如此的“底氣”,近幾年,張永生代表企業參加了各類技能大賽,并取得了不俗“戰績”,尤其是在2021年他參加“河北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決賽”時,更是技壓群雄,獲得個人第一名的好成績。

企業發展的根本在人才。 2018年,以張永生名字命名成立的“永生創新工作室”,給企業青工群體搭建了更為專業、更為廣闊的成長平台。依托該工作室,張永生自制故障模拟演練台、電氣操作實驗台等,帶領青工們開展專業技能培訓,乃至裝備技術攻關。目前,利用該平台,張永生累計組織、完成公司、分廠級創新105項,創效金額達到75萬餘元。

張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诠釋了新時代青工的責任和擔當。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張永生更是認真而笃定:“我還會繼續學習,在不斷更新數控系統中将電氣維修技術研究透!”(河北省總工會供稿)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