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無以知君子之志

無以知君子之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10:04:41

無以知君子之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論語·裡仁篇》的第四章——子曰:“苟志于仁矣,無惡也”,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無以知君子之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無以知君子之志(苟志于仁矣無惡也)1

無以知君子之志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論語·裡仁篇》的第四章——子曰:“苟志于仁矣,無惡也。”

朱熹在《集注》上解釋:“苟,誠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誠在于仁,則必無為惡之事矣。”苟,就是誠,至誠,誠心;志,就是内心對某一件事情的向往、仰慕,從而發出決定得到它的内心誓願。當我們把“仁”作為人生努力追求的目标而堅固地銘刻在内心的時候,就會“無惡也”,不會去作惡,也不會去厭惡、憎恨别人。

這裡最關鍵的是“志”,這是建立在内心深處的志向。孔子“十五而志于學”,十五歲就立志、發願向聖人效學,從而奠定了他一生的成聖之路。想一下,我們平時仰慕什麼?向往什麼?志心什麼?特别是在這個講究經濟和物質的時代,我們是否滿腦子都是在忙賺錢,為生存而奮鬥,為追求名利而拼命?就是聽到這個“仁”字都非常不容易,何況要去求仁?現在我們有幸聽到了,而且學到了,如果還是浮浮泛泛,不能把它領納到内心,讓生命産生我所要的終極幸福,就會有點可惜。因為這條路我們從來沒有走過,走的過程中必須要與原來的習氣作抗争,這非常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有過來人指導。沒有過來人指導,我們是不能把它放到心裡去的。弄得不好,學到一點道理,把它變成照妖鏡,去照别人。一照,全世界都是妖怪,隻有自己不是。

朱熹在《集注》上又說“苟志于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雖然内心志于仁,但我們在行為上未必沒有過失;雖然有過失,但不妨礙我們舍惡取善。因為當我們内心有“仁”的見解和力量推動時,即使行為上還難免有過失,但對犯過的行為非常謹慎、敏銳,一定會及時去追悔、痛擊,犯過的力量就會被削弱。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内心已經開始舍惡取善了。這也不妨礙稱之為“無惡”。 孔子曾經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明兩朝帝師張居正對這一章這樣解釋:“人性本善,而所為有不善者,皆不仁之念累之也。若其心能專向于仁,而欲以克去己私,複還天理,則一時察識雖未能精,踐履雖未能熟,亦可保其必無為惡之事矣”我們人人都本具良知,之所以還去造作不善,都是因為心性被私欲蓋覆,累積了不仁的念頭,迷失了本性。如果我們一心求仁,克服私欲,恢複我們内心本有的天理,如此的話,即使認識不一定非常精純,行仁的實踐不一定娴熟,也可以确保不作極惡的事情。張居正将“仁”視作天理,将“惡”定為私欲。天理與私欲不可以并立。隻要我們志心求天理,私欲也就無容身之地。這是孔子勉勵我們一心求仁的苦心和用意啊!

私欲是我們内心最根本的惡,其它的惡念都是從這個地方流變出來的。什麼是私欲?前幾章我們已經作過解釋,它是與天理的公正相對立的一種自我執取。其中,在自他分别中,執取自己最為超勝;在對待事物的看法上,執取自己的見解最為正确。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執着,使我們面對任何外境,無論外境顯現為善的美好境,還是惡的讨厭境;是貧窮的逆境,還是富樂的順境,都無法調适身心。正如上章講到的,面對“約”這個貧窮境,我們會抱怨;面對“樂”這個富樂境,我們會産生驕慢。如果一直這樣累積下去,其結果導緻我們看不慣任何外境,讨厭我生命中遇到的任何一個人,這樣就會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容身。

所以,仁最究竟的内涵,是由顔回發問,孔子回答的——克己複禮”。就是克制私欲,恢複周禮。私欲被克制以後,天下自然歸仁。因為我們内心清淨了,所有的外境都會随我們清淨的心随轉,也變得清淨;反之,如果我們的心被私欲占領,就會在任何外境上都安立錯誤的見解,産生錯誤的情緒,再清淨的境都變得不清淨了。所以,天下歸仁,在我們的内心安立。當我們内心歸仁,任何的人和事,在我們眼裡都會變得清淨美好,何來厭惡、憎恨的情緒呢?

當然,這并不否定我們對善惡的識别和分辨,如果連善惡都不分了,就變成大糊塗蟲了。但不同的是,當我們分别善惡時,不是帶着私欲,而是充滿了仁愛。這時我們看到善的就會鼓勵他,看到不善的,想去幫助他。這就是孔老夫子的特征。

如果仔細檢查一下我們的身心,就不難發現平時我們不太會凝視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到底在想什麼,發生了什麼,是不太清楚的。我們習慣向外觀察,向外尋找苦樂的原因,執取别人的過失。在《憲問》篇中記載說“子貢方人”,就是子貢觀别人的過失,孔子教導他:“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意思是“賜啊,難道你就夠好了嗎?我卻沒有這閑功夫觀他人之過。”六祖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一個真正修道的人,不會去看世間人的過失。所謂不見,并不是真的不見,而是不會執取他的過失,然後産生排斥、厭惡等煩惱情緒。

本章啟發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以怨恨别人、憎惡别人。要在深刻認識什麼是仁,什麼是私欲等概念之上,以觀功念恩來對治我們觀過念怨的習氣。可以說,觀功念恩也是本章“苟志于仁矣,無惡也”的一個下手處。如果我們養成看别人的功德和優點的習慣,日積月累,就會将仁德建立在内心,自然能“克己複禮”,心中“無惡”。

如果别人身上确實有值得觀功念恩的地方,譬如他有很多的優點,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他幫助過我很多,那麼我觀起功來、念起恩來就比較容易。但如果遇到一個我不相應的人,毛病非常多的人,甚至找不到一個優點的人,觀功念恩就不那麼容易了。但聖賢也教會了我們很多方法,譬如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又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等等。

但進一步要探索觀功念恩的深度,就要去看人性的本質。孔子沒有直接說人性是善還是惡,但在《三字經》中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孟子及後來的王陽明,都認為人性中本具光明良知。佛家說得更為清楚,說衆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所謂佛性,就是衆生心續上的無自性,或者是人人成佛的可能性。如果說我們的心都是無自性的,不是本來如此的,那麼我看到某人身上顯現出來的惡,也不是他的本來面貌,是他迷失自性之後顯現出來的颠倒念頭,因緣過去了,他的惡也會消失。這也許是我們可以原諒一個人的永恒理由。何況作為凡夫的我們,對别人顯現出來的惡,我們不一定能判斷清楚,他的本地風光到底是什麼,如果沒有聖人的智慧怎麼能夠洞察清楚呢?

對于人性或者佛性,也許過于高深,我們無法了解。但它的作用——離苦得樂的本能,人人都可以感知。隻要透過聖賢、師長的加被和教導,我們的心明确地見到修習仁道的特别利益,不修習仁道的害處,還有了知修習仁道的方法和次第,離苦得樂的本能就會自動地推動我們的心,趨向于去修習仁道,去克己複禮,去改惡從善。而且古聖先賢及曆代祖師大德示現了他們生命成功的典範,他們也發願幫助我們去得到生命的終極幸福。所以,來到我面前的任何一個人,無論他顯現何等身相,即便是一無是處,滿身是惡,但離苦得樂的本能都會推動他終究棄惡從善,追随聖賢,求取仁德。誰敢斷定,一個惡的人,一定不能行善?誰敢斷定,一個處在黑暗中的人,一定走不進光明?誰敢斷定,一個暫時走得慢的人,一定會比你慢到達理想的彼岸?

在生命的旅途中,在追随聖賢學修的路上,我們與每個人的遇見,都是一次美麗的相遇,都是一個美好的緣起。如果我們對一個與自己不相應的人觀過念怨,乃至起憎惡和放棄的心,那麼我們就失去了一次次與他人切磋琢磨、令生命不斷成長的機會,我們的福德不但不能累積,反而有所虧損。

蕅益大師說:“千年暗室,一燈能破。”但願我們能夠追聖賢,去點亮心中那盞仁愛的明燈,照破我們被私欲籠罩的千年黑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