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初學者雙闆滑雪的實用教程

初學者雙闆滑雪的實用教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6 23:04:26

初學者雙闆滑雪的實用教程?雙闆滑雪入門心得 越來越多的的人開始滑雪了,作為雙闆剛入門的我,将自己的一點體會分享一下,希望對準備入門的朋友能有一點幫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初學者雙闆滑雪的實用教程?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學者雙闆滑雪的實用教程(雙闆滑雪入門心得)1

初學者雙闆滑雪的實用教程

雙闆滑雪入門心得

越來越多的的人開始滑雪了,作為雙闆剛入門的我,将自己的一點體會分享一下,希望對準備入門的朋友能有一點幫助。

主要分為三部分:本人情況、入門經驗、裝備選擇,僅供情況相近的雪友參考;學習滑雪,還請找專業教練具體指導;因為本人滑雪水平與見識有限,難免訛誤,還請老雪們指正。

本人情況

本人是業餘滑雪愛好者,43歲,男;截至22年3月份,已經正式的滑了兩個雪季(20冬~21春,21冬~22春)。有記錄的滑行距離是685KM,主要是21~22這個雪季526KM;因為膽子小,瞬時達到的最高速度是70KM/h。現在用的雪鞋與雪闆都是FISCHER的,鞋的硬度是120,闆子是RC4 SC(小回轉),闆子(含固定器)加鞋共7000出頭,軟件是滑呗。

平常在沈陽東北亞雪場練習,外地雪場去過丹東天橋溝、張家口崇禮萬龍、吉林市松花湖、吉林市北大壺。

目前我可以熟練的平行式,也會平行的立刃持續左右轉彎(不知算不算卡賓);目前隻滑過道内,以“面條”道為主,公園、野雪與粉雪還沒滑過;到本雪季末,萬龍、松花湖、北大壺等主流的機壓雪道都能順利地平行式下來了(北大壺的E5不行,這個道好像不壓雪,全是包)。

上面的情況不值一提,隻是給初入門的雪友參考一二。

入門經驗

滑雪危險性較大,雖然我滑的時間并不長,但親眼見到的嚴重事故已有好幾起,都是當場受傷的人就起不來了;對我觸動最大的:一位比我早玩滑雪幾年的老哥(水平比我高多了),周末在一起喝酒,過了兩天就聽說他在東北亞的中級道被人撞斷了兩根肋骨。所以永遠以安全為優先:

找一位合适的教練。他可以告知你具體的安全注意事項,在教你動作的過程中,還能在緊急時候給你一定的保護;同時在教練系統的教學下,你的進步也會明顯、提高迅速;如果有條件,可以考慮參加一周的培訓班,不用擔心沒時間,一般雪場都有夜場;夜場的培訓班,對初學者最合适,因為人少,受到的幹擾少。

練好“犁式”、刹車等基本動作。據教練、老雪們說,“犁式”是一切動作的基礎,犁式練好了,後面提升快,腳下有“根”。但估計很多人跟我一樣,教練教過幾次之後,覺得練“犁式”太枯燥,迫不及待想玩平行式、立刃;我的經驗是,練過一周“犁式”後,每次上雪的第一、二圈可以做“犁式”下來,就當是熱身的延續好了。

控制速度,尤其是初學幾次尚未摔跤的雪友,這時候感覺滑雪也沒什麼難的;容易出現一開始感覺速度還行,等到察覺速度太快想減速、變向的時候,就已經控制不住了。個人認為,控制速度是關鍵,隻有速度在控制中,心裡才不慌,才能把動作做到位。

選擇合适雪道與同伴。難度較高的雪道不一定會提升你的技術水平。從我的技術提升過程來講,在初級道感覺熟練的動作,在中級道做起來就不順暢,在高級道可能就做不出來;教練與老雪常說是因為基本功不紮實,所以建議動作在低級的雪道練熟之後,再升高一級的雪道來練。也因此不建議緊緊追随同伴的步伐,因為他可能比你練得多或更有天賦;如果要升到高一級的雪道練習,前幾圈請一定有人陪同,最好是教練或比你等級高的老雪;待到動作較熟練、雪道較熟悉後,再單飛。

重心位置(前後)。雖然教練會強調重心要居中,不要靠後(很重要)、也不要靠前;但我的經驗是,在感覺上盡量保持重心靠前;因為新手基本都是從高向低滑行,在加速過程中,一緊張起來,人的身體就不自覺的會後仰或後座;而且在向下滑行過程中,上身容易落後于腿,導緻重心落後,所以你必須時刻有意識的身體略前傾、膝蓋略彎曲、小腿前部頂在雪鞋上、手向前伸,以保證重心不落後。當然,此點不一定正确,高手請忽略。

轉彎、變向與支撐腿(山下腿、外側腿)。作為初學者,我們基本不接觸跳台、飛坡,一般就是道内滑行。滑行過程中,路線不是筆直的,雪闆會在雪面上留下彎曲的滑行線;兩腿會随着轉彎或變向,随時調整支撐力度,彎曲或伸直;教練在此時經常強調講支撐腿(山下腿、外側腿)要踩住,即重心落在支撐腿上。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達到了支撐腿踩住(重心落在支撐腿)的效果呢?對此我的體會是,不要過于相信自己的感覺:如果你在初級道轉彎(變向)熟練之後,上到中級道就感覺别扭了,再上高級道就更不行了,那隻能說明在初級道你也沒做到支撐腿踩住,隻不過由于初級道坡度緩,沒體現出你的姿勢不正确而已;而坡度加大後,錯誤就被放大了。對此,在轉彎(變向)時,可以嘗試略略擡起另一條腿(山上腿、内側腿),來完成整個轉彎(變向)過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保持另一條腿始終擡起(略微輕輕接觸雪面也可),就說明動作到位了。在這個過程中,教練可能教給你“鶴彎”等擡腿動作,都是這個意思。

從“犁式”到平行。前面說過,犁式是基礎;原來我也不理解這點,認為犁式是用兩條内刃滑雪,而平行式是用一條内刃一條外刃滑雪,認為練“犁式”對身形飄逸的平行式無用,總想跳過“犁式”,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從剛剛介紹的第6點,可以看出,無論是平行式還是“犁式”,在滑行的大多數時間裡,作為初學者,我們主要依靠的都是支撐腿的内刃滑行,重心也壓在支撐腿上,隻不過在轉彎、變向過程中,不斷切換兩條腿的支撐而已,這個過程很短暫(不到一秒,速度越快切換越快)。通過練習“犁式”,有助于更好掌握支撐腿踩住這個要點,隻要掌握這個要點,從“犁式”到平行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

平行中的“引伸”、“反弓”與“上下分離”。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這三個名詞的具體寫法與正确解釋,談談我的理解,請各位自行找高手、教練去驗證吧。從後面看,滑行直線,我們身形是“|”;如果我們向左轉,重心應該壓在右腿上,右腿為支撐腿左腿虛擡,為了保持右腿獨立支撐身體,這時身形會是“(”,我認為這就是“反弓”了,同時我們下蹲控速;接下來我們準備右轉,把身體站直回複身形“|”,這個過程,我覺得就是“引伸”;再接着重心向切換到左腿,左腿支撐右腿虛擡,為了保持左腿獨立支撐身體,這時的身形會是“)”,形成另一向反弓,同時下蹲控速;接下來又是站直“引伸”,準備向左轉彎,重複以上動作,就是連續“S”形滑行。在這個過程中,因為上半身總是沖着山下的直線方向(不一定筆直),而雙腿總是對着滑雪闆的行進方向,這兩個方向并不一緻,所以就是“上下分離”吧。我覺的在兩個“反弓”切換過程中的“引伸”,時間是短暫的,一下接着一下,沒辦法分步聯系,也許你們能找到更好的練習方案。

技術提升與無聊。估計很少人像我一樣“三分鐘熱血”,但練了一段時間後,可能因為缺少指導等,而感覺進步緩慢,從而喪失了繼續的動力,這樣就太可惜了。其實在雪場,大多數雪友都是樂于給他人指導一二的,從我寫得這篇心得就可見。所以你大可厚着臉皮找高手搭讪、探讨、學習,請不恥下問。而且網上也有不少教學視頻,例如滑呗裡就有,還是免費的。如果還嫌枯燥,我建議你再看看雪場上的高手,他們有人會練特殊的動作:單腿滑行、倒滑等等,你都可以按初級道-中級道-高級道的次序來練習,這樣可以增加點趣味性,同時也會增加你的“雪感”;也可以多去幾個雪場,到不同的雪場,可以欣賞不同的風景;滑雪時也可以聽聽歌;畢竟滑雪的樂趣不僅僅是滑雪。

老雪的帶領。跟着比自己技術高的老雪,多玩玩是有好處的,畢竟有些大雪場自己去不是那麼安全,有經驗豐富的老雪帶着你,不但可以指點、提升你的水平,并且他對當地比較熟悉,吃喝住行,他都能安排得妥妥的,我們隻需盡情滑雪就好。

裝備與安全以及技術。首先還是安全,頭盔是必須的,而且雪場規定不帶頭盔不讓上中、高級道;我覺得初級道也該帶頭盔,畢竟有些“魚雷”是從中高級道直沖下來,在初級道速度仍很快。一付适合的雪鞋與雪闆,對于提升技術水平還是很必要的。如果要是初學,還定不下來要不要深入的話,租用雪場的雪鞋與雪闆即可,為了容易上手,建議租用短一點的雪闆(可自行在網上搜索對照表,然後選擇再短一點的),這樣便于聯系轉彎、變向;畢竟練熟了轉彎、變向,就可以在熟悉的雪道上玩耍了。

裝備選擇

我玩滑雪、選擇裝備也走了一點彎路,原來隻是自己玩,模仿别人的動作,當初特别喜歡,所以也沒找人問問,就買了一套迪卡侬的入門級雪鞋與雪闆,花了總共2000多點。這個雪季又試一下這套裝備,雪鞋感覺太差了,完全沒有穿的價值(保暖、舒适、控制性都不行),雪闆以後可以考慮玩野雪用。所以奉勸各位新入門打算買裝備的雪友,千萬不要學我,既浪費錢也浪費時間(提升慢),請一定找老雪、教練給你參考一下。

當然,我的經驗是屬于“經濟适用型”,不差錢的同志随時可以一步到位,不行就再買一套。

結合經濟與時間的性價比,按照關鍵與必備程度(先後順序),對于初學者,我的“經濟适用型”經驗如下:

雪鞋與雪闆(含固定器)。固定器就不說了,我也不懂,初級的一般會含在雪闆裡。對于雪鞋與雪闆,我的看法是初學者一步到位:雪鞋要硬一點的(缺點是穿時費勁,需加熱)、闆子要小回轉的。雪鞋硬一點可長期使用,不用随着技術提升而考慮換鞋的問題(前提是大小合适);雪闆用小回轉的闆子,利于迅速上手轉彎、變向,這樣能更迅速地體驗滑雪的快樂。等技術提高了,可以根據喜愛(公園、野雪、粉雪)再買其他闆子,雪鞋就不用換了(我猜的)。一般也有推薦買全地形的闆子,我沒用過,覺得還是小回轉的闆子上手快。

滑雪服。雪服主要分為内外與上下,最緊要的是滑雪褲(外下,防水)與滑雪襪(内下,防磨),其他可以後面慢慢配。按重要先後順序我推薦是滑雪褲-滑雪襪-速幹褲(内下)-速幹衣(内上)-滑雪衣(外上);目前我隻配備了滑雪褲(迪卡侬的,200多)、滑雪襪(淘寶的,49)、速幹褲(淘寶的,98)。一套品牌的滑雪服(滑雪褲 滑雪衣)最少也要兩三千,我沒舍得買,目前我的具體穿着:下身是滑雪褲、滑雪襪、速幹褲,上身是沖鋒衣、厚抓絨衣、運動款的薄羽絨服、護甲、長袖内衣。根據氣溫變化,我上身的衣服還可以增減,下身的滑雪褲是最厚的。建議滑雪服買大一點,這樣可以随着氣溫,在内部增減衣服。當然,愛美的可能不喜歡這樣。

雪杖與手套。我的雪杖也是淘寶貨,108元,說是碳纖維的,我也搞不清是不是,反正比鋁的輕,能用。雪杖主要起支撐作用,對于初學者在滑行中還用不上,我就不會點杖,但不影響正常玩了;但有些情況下,你還是需要它。之前也沒買專門的滑雪手套,就是普通的,裡面帶絨的那種皮手套(大概幾十塊),開車也能用的那種;最冷那幾天的确有些凍手。今年在淘寶買了一副帶“3M”标的,358元;用了兩次,太熱,覺得厚,不習慣,最後幾天還是用原來的皮手套。有的手套(非皮具)看起來又大又厚,但是不抗風,速度上來後(50KM/h),感覺到處是縫隙,漏風;建議還是買皮的保暖。如果買專門的滑雪手套,建議裡面再戴一副薄手套(類似于緊身衣那種感覺的),滑雪手上容易出汗,直接帶滑雪手套的話,不方便脫穿。

頭盔、護臉與雪鏡。頭盔是必備的,我買的淘寶貨,牌子在滑呗上竟然也有,199元。護臉不必備,但我推薦買帶頭套的那種,套上後就留眼睛那一條漏在外面;一方面保暖效果好,一方面滑雪出汗後隻清洗護臉即可,不用清洗頭盔内襯;因此我的頭盔内襯,2年了,看起來還挺新。我的護臉也是淘寶貨,28元;缺點是戴眼鏡容易結霧,有人說貴一些的(大概80左右?)嘴鼻部有專門的出氣孔處理,不容易結霧;但我沒試驗過。我的雪鏡跟頭盔是一個牌子的,139元;用松緊帶勒在頭盔上那種,雖然内配有眼鏡支架(蝴蝶鏡,可拆卸),但我這個近視眼還是感覺不舒服,最後選擇戴隐形眼鏡了。也有位老大哥,選擇一體式的頭盔 雪鏡,這種在裡面戴近視鏡就沒問題了,但護臉要選擇好的,這樣不容易起霧;眼鏡最好是那種運動眼鏡,後面有綁帶的那種(綁帶也有在網上自買的),這是我親眼見的。雪鏡最好配兩個,一個普通的,一個增亮的(下個雪季我也要買個);目前我這個普通的在陰天、光線較暗的時候,總感覺看不清雪面。

鞋包與闆包。鞋包我買的是迪卡侬的,大概100多點,除了雪鞋,在另一面還能放如頭盔與雪鏡,還有其他一些零碎。常用的闆包是老大哥給的,隻能裝雪闆與雪杖。這兩樣可能你在買雪鞋、雪闆時就配齊了(有時店家送)。還買了一個單雙闆通用的包,淘寶的,188元;這種包比較大,一個包可以裝下雪闆、雪鞋、頭盔、雪鏡,甚至你的全套滑雪裝備,這種包出門方便,坐飛機托運,省得另外拿東西了。但闆包與鞋包分離的好處是,一般雪場都可以寄存雪闆,這樣平時來去雪場,隻要背着鞋包就好;出門的時候,可以使通用的大包,把這兩都裝上。

護具。玩雙闆帶護甲的人較少,我也是在知道那個被撞斷肋骨老哥的事故後,才買的護甲,跟我頭盔、雪鏡是一個牌子的,620元,還隻是上身的;因為護具産品比較少(相對于鞋、闆、盔等),所以看得過的價格都不低;個人計劃下個雪季把護臀與護膝也配上。建議大家也戴上吧,安全點,也有點保暖作用。

其他零碎。暖寶,我看有人貼在肚臍上、後背上、腰上等,我更喜歡增加衣物,沒用過。鞋套,套在雪鞋外面,保暖用的,我也沒用過。護臉貼,就是一塊可以貼在臉上的膠布,也許是我買的太便宜吧(25一卷),我覺得沒啥用,還是帶頭套的護臉好。如果不是專業滑雪衣,手套、袖子上沒有口袋的話(我的沖鋒服就是),再買個彈性手機護臂套,不是放手機,是放雪卡,一般上纜車、吊椅要用,手臂一劃就好,不用掏兜。手機在口袋内請拉好拉鍊,建議放在外衣胸前的口袋裡,收取方便。另外建議在外套上衣的一側口袋裡裝紙抽(小包裝的,太大裝不下),方便抽取、擦拭,紙巾包不方便;另一側的口袋裡裝瓶飲料或保溫杯,滑雪較累,出汗較多,随時補充水分、體力;當然兜裡鼓鼓囊囊的,不美觀,也可以考慮專門背個包,一般包在胸前以便坐纜車、吊椅。我一般還喜歡戴着運動款的藍牙耳機,這樣可以一邊滑雪一邊聽歌,而且接打電話時也不費勁,就是不知道這樣是否安全。

雪季末購物。一般雪季末,裝備都會打折,相對能省一點;當然,你要忍耐8、9個月才會體驗。

基本就這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