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與西方國家比較,中國古代的經濟發達而近代落後,這個論斷的依據是什麼?發達或落後具體又到了什麼程度?
那麼在全部的宏觀數據中,GDP(國内生産總值)或人均GDP是最常用也最基礎的指标。
GDP誕生時間
20世紀初經濟學家們琢磨出了我們今天普遍使用的一整套國民核算體系。
公元1000年以前,埃及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印度和中國相仿,英國要略差一點,我們可以認為中國在當時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GDP究竟是什麼?GDP又叫國内生産總值,說的是“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内一個經濟體(一國)所生産的最終的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之和”。
為了更好的理解GDP,我們把關鍵詞拆分下來講解。
- 一年内:
這個很好理解,GDP是計算一個周期内的GDP。
- 國内:
國内 意味着一國的領土之内,也就是說,不論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但凡是在本國國土内生産的産品就要計入本國的GDP。外國人在國内開的公司産生的市場價值也會計算在本國的GDP内。
- 生産:
雖然消費是一切生産的最終目的,但概念中的“生産”一詞意味着核算是以“生産”而不是以“消費”為依據。我們知道,雖然生産是為了消費,但從時間上來看,今年消費的東西并不一定就是今年生産的,比如舊貨或“二手貨”。
例如,今年拍賣了一個價值一個億的畫作,但是也不計入今年的GDP,而是畫家當年畫完之後在市場上首個交易産生的價值計入當年的GDP。
- 商品和服務
表明GDP既包括有形的商品,也包括無形的服務。
市場價值和交易有關,這也是GDP核算争議最大的地方。簡單來說,無論産品和服務是否具有社會意義,經過市場交換就計入GDP,不經交換就不能計入GDP。
舉個例子。保姆給别人洗碗拿了工資就計入GDP,但是回家給自己洗碗就不計入GDP。
人均DGP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關系
PI: 個人可支配收入。
以GDP和PI為例,人均GDP并不是你可以任意支配的收入,經過加加(特别是)減減很多道工序之後,最終變成的PI才是。别奇怪,當地方政府公布本地人均GDP的時候,多數人都會大吃一驚,覺得自己沒賺那麼多的錢,拖了政府的後腿。人均GDP和到你手裡的錢差遠了,稅越高,差得就越多。
所以,别在看着人均GDP數據的時候,拿你的工資做對比,并感歎:拖了後腿啦。
GDP如何計算出來的
思路:
就整個經濟體來說,所有部門的收入之和一定等于它們的支出之和,也等于産出之和,也就是“收入=支出=産出”。這為我們核算GDP提供了三條思路:
- 産出法
- 支出法
- 收入達
舉個例子:
如何計算一個果園的GDP?
産出法是計算果園一年的水果産量。
支出法是計算果園的銷售總額。
收入法是将整個果園的工人工資和你獲得的利潤加到一起來。
果園産了多少,你就賣了多少,進而也就收入了多少。所以,這三種方法觀察的角度雖然不同,但算出的結果應該是一樣的。
而,我國常用的是支出法。
一國生産的商品和服務都被哪些部門買走了,用在何處?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消費(C) 投資(I) 政府購買(G) 淨出口(NX)
後續會出 CPI / 貿易 /失業 /通貨膨脹 /利率 /彙率等概念的介紹。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