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藥食同源
“藥食同源”是中國古代醫學界的一句名言。翻開藥學與烹饪學的曆史可以看到,最早的藥物大都是食物。中國醫學從它初起時便與飲食結下不解之緣,最早的醫療方法,正是飲食療法。直到今天,仍有很多食物被醫家當作中藥來廣泛運用,例如:大棗、百合、蓮子、苡仁、白扁豆、山楂、生姜、蔥、桂圓等,同樣,也有不少中藥常被人們當作事物食物來食用,如:枸杞、冬蟲夏草、車前草、桔梗等。
二、四氣五味和歸經
“四氣五味”“歸經”本是指中藥的性味和作用部位,然而,從治療和保健的角度看,
食物也有類似藥物之性味和歸經。熟知食物的性味歸經,對準确掌握和運用好自我飲食保健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五味
所謂五味,是指食物或藥物的辛、甘、酸、苦、鹹等五種味道,實際上還有淡、澀等也屬于五味,一般将淡味歸在甘味的範疇,澀味歸于鹹味的範疇。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
辛味能宣散、行氣、通脈。現代研究認為,辛味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液分泌,增強澱粉酶活性,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并有祛散風寒、疏通經絡的功能。所以在辛味的食物中的生姜、蔥白、紫蘇、胡椒等由于具有宣散風寒的功能而可以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而辛味中的辣椒、茴香、砂仁、桂皮等具有行氣、散寒、止痛的功效則可用于寒凝氣滞的胃痛、腹痛、痛經等;辛味中的白酒、藥酒等具有辛散風寒、溫通脈絡的作用,所以可以用于治療風寒濕痹痛等。
甘能補益、強壯,凡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以及五髒虛羸者都适合于多食甘味食物。甘味能補充氣血,又能消除肌肉緊張,還可以解毒,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大部分水果、糧食都屬于甘味,蔬菜中也有相當種類屬于甘味,諸如胡蘿蔔、紅薯、南瓜、藕等。含甘味的保健藥有人參、黨參、黃芪、甘草、熟地、麥冬、枸杞、玄參、山藥等,大多屬于補虛類中藥,但需要指出的是,若偏嗜、多食甘味食物容易令人發胖,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的誘因,糖尿病病人則更應慎食此類食物。
酸味有收斂、固攝、柔肝的作用,對于有患有久洩久痢、久咳久喘、多汗、遺尿、滑精、肝髒疾病等疾患的中老年朋友,可以食用此類食物。現代研究表明,酸味能增進食欲、健脾開胃、增強肝功能、提高鈣和磷的吸收率。常見的酸味食物主要以水果為多,如李子、杏、枇杷、山楂、楊梅、葡萄、檸檬等,而含酸味的保健中藥就比較多了,如五味子、小棗、芍藥、牛膝、山茱萸、旱蓮草、烏梅、五倍子等等。
苦味具有能清熱、燥濕,容易上火、患熱性疾病,或患有濕濁病證的中老年朋友适合于食用此類食物。如,苦瓜味苦性寒,用苦瓜炒菜,佐餐食用,取其能清洩之力,能達到清熱、明目、解毒、瀉火的效果,适用于熱病煩渴,中暑、目赤腫痛、瘡瘍腫痛等病症;再如茶葉,苦甘而涼,飲用可清利頭目,除煩止渴,消食化痰等。但需要說明的是,苦味食物由于具有苦寒傷氣的作用,對于體質虛寒、脾胃虛弱,或腎陽虧虛而表現出怕冷、大便稀溏、小便頻數、胃脘冷痛的中老年朋友不益多食。常見的苦味食物有苦菜、苦瓜、 苦刺花、茶葉、咖啡、苦荞等。在保健中藥中很多都含苦味,如黃連、黃芩、栀子、夏枯草、貝母、青蒿、丹參、三七等。
鹹味能軟堅、散結、潤下,大凡患有頑痰久咳、痞積脹滿、大便難下、瘿瘤腫塊的中老年朋友均适用此類食物。具有鹹味的食物多為海産品和某些肉類。如海蟄味鹹,有清熱、化痰消積潤腸的作用,對痰熱咳嗽、痰核、痞積脹滿、大便燥結者,食之最益。海帶也屬于味鹹食物,有軟堅散結作用,适宜于患有或預防瘿瘤的中老年朋友經常食用。味鹹的食物如有以下一些:海蟄、海帶、海參、墨魚、螃蟹、海蝦、豬肉、雞血、鴨肉、狗肉等。常用的味鹹保健中藥有肉苁蓉、海藻、昆布、蛤蚧、紫河車、陽起石、鼈甲、烏賊骨等。
中醫認為,五味與五髒密切相關,在中醫經典著作《内經》中就有這樣的論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這一理論提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攝納各種食物,這樣才能通過五味調和達到髒腑得益的目的,使得身體健康,當然,如若五髒有病我們也應該适當有針對性地調整飲食五味,以幫助五髒功能的恢複。
(三)、歸經
中醫把藥物具有選擇性作用稱之為歸經,即,某種中藥對于某經(髒腑及其經絡)或某幾經發生明顯作用,而對其它經則作用較小或沒有作用。中醫認為,不僅中藥具有歸經,食物也有歸經,即食物對人體所起到的調養、保健作用也是有選擇性的,可能隻局限于某經或某髒。如肺虛久咳的老年朋友之所以适宜于食用百合、白果、燕窩、銀耳、豬肺、蛤蚧、冬蟲夏草等,就是因為這些食物都入肺經,能養肺、補肺、潤肺;再如,腎虛的老年朋友應該多食用胡桃、芝麻、山藥、枸杞、杜仲、豬腰等,也是因為這些食物都入腎經而起補腎的作用。再如豬心、龍眼肉、柏子仁、小麥入心經,所以主要用于養心安神,針對心悸失眠的老年朋友使用;扁豆、糯米、大棗等入脾經,能健脾養胃,故脾虛便溏者宜之。同樣是具有清熱作用的食物,由于它們的歸經不同,作用部位各異,它們的用途也就不同,有的偏于清肺熱、有的偏于清肝熱、有的偏于清心火等等。如梨、香蕉、桑葚、芹菜、猕猴桃等均為寒涼清熱的食物,但梨偏于清肺熱,香蕉偏于清大腸熱,桑葚偏于清肝熱,猕猴桃偏于清膀胱熱等。需要說明的是,除了以上說的一種食物歸一經以外,也有一種食物歸兩經或兩經以上的情況,如山藥就能同歸肺經、脾經和腎經,凡肺虛、脾虛和腎虛之人均可以食用;再如,蓮子一物同歸心、脾、腎經,故心虛失眠多夢、脾虛久瀉、腎虛遺精等均可以食用。
三、“以髒補髒”說
“以髒補髒”是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經過長期臨床實踐總結并創立的中醫飲食保健理論,它實際上是用動物的組織器官來治療(調養)人體對應的組織器官疾病(虛損)的一種方法,因為腎主骨,所以孫思邈就用羊骨粥來治療腎虛怕冷,因為肝開竅于目,孫思邈就以羊肝來治療雀盲(即夜盲症),因為腎虛往往可以出現男子生殖功能減弱,所以,他又以鹿腎醫治男子陽痿。孫思邈以後,不少醫家或醫學著作也都對“以髒補髒”理論有了進一步的記載和論述,如宋代的《太平聖惠方》就有以羊肺羹治療消渴病(糖尿病)的記載;元代的《飲膳正要》也有用牛肉脯治療脾胃久冷,飲食不佳的病證;明代李時珍主張“以骨入骨,以髓補髓”。現代也有利用動物内髒制成生物制劑用以治療相關疾病的情況,如将豬胃粘膜加工制成胃膜素,用來保護人體胃粘膜,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用動物睾丸制成睾丸片,用來治療性功能減退症;用動物内分泌腺提取促性腺素、促腎上腺皮質素、雌激素、雄激素、甲狀腺素、胰島素等,治療各種内分泌功能低下症。大量臨床實踐和研究證明,中醫“以髒補髒”理論是有其科學依據的,這可以用于指導我們進行合理的飲食保健。
平台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吃貨們看過來,這些食療清暑又祛濕
胃腸脹氣真難受,募合配穴“消氣”有奇效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号,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内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号(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