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他開出了1年隻工作1個月的崗位

他開出了1年隻工作1個月的崗位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2-08 03:24:17

你還記得第一個月參加工作時拿了多少錢嗎?這麼多年來,工資漲過多少次?在安徽池州,81歲的退休教師馬複生在一個工資本上,記下了自己工作以來每一次工資變化的情況。

從1956年每月隻有37元工資,

到如今每月4512元退休金,

在馬老63年教師生涯中,

他一共漲了39次工資,

如今的退休金是當初入職時工資的122倍。

8月28日,在馬複生家中,老人向記者講述起工資賬本背後的一幕幕往事:有他年輕養家時的艱辛,有羨慕别人到被人羨慕的欣喜,有把晚年生活過紅火的滿足。這個泛黃的工資本不僅折射了百姓生活的日益改善,還見證着池州與祖國同頻發展的時代巨變。

他開出了1年隻工作1個月的崗位(他工資63年翻了122倍)1

記錄了63年工資變化的記錄本已經泛黃

工資本記錄下六十年來百倍工資漲幅

退休教師馬複生家住池州市翠百社區。馬老說,他今年81歲,1956年參加工作時就進入教育系統,先後在池州師範附屬小學、鳥落小學和池州市教育局教書任職。年輕時,馬老就很喜歡記賬,1963年,他從所在工作單位申領到一張幹部工資級别登記表,将自己工作7年來的工資變化記于其中,作為家庭檔案。

此後半個多世紀,馬老将每一次工資的變化都在表中記錄。漸漸地,一張表有了附加頁,此前填寫的紙張泛黃了,字迹模糊了,但這無礙于老人從密密麻麻的彙總中總結出規律:“1956年,每月工資37元,1985年,每月工資86.5元,1988年,每月工資113元”;“1998年,退休每月工資864元,2008年,每月工資2134元,2018年,退休工資4258元。”馬老說,工資每年增長速度不一樣,速度越來越快,幅度越來越大。“今年,我每月退休能拿到4512元。現在的工資收入是我剛工作時的122倍。”

“這些工資條目的變化,也反映了改革開放發展的步伐。”馬老說,上世紀80年代末以前,工資增長非常緩慢。1990年後工資開始有了增長,增長較慢,進入2001年後工資增長開始加快,進入到2010年之後尤其快。“這說明國家對民生問題、教師這一職業非常重視,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很快,要不咱老百姓也漲不了工資。”

他開出了1年隻工作1個月的崗位(他工資63年翻了122倍)2

馬複生老人在看自己的工資本

忘不了一家五口推門見床的日子

1938年,馬複生出生在安徽桐城,1歲時失去了父親,是母親辛苦把他和姐姐拉扯大。18歲的馬複生從安慶師範學校畢業。1956年,他在池州師範附屬小學(今貴池區實驗小學)上班。

這個泛黃的工資本顯示,1963年至1979年,馬老被調到鳥落小學當教導主任,1979年,他又被調至貴池區教育局,工資一點點上漲。從工資表上可以看出,從1978年—1988年,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十年,馬複生的工資在十年間從45.5元增長到113元,由兩位數漲到三位數,增長了2.48倍。

“我記得我們家最艱難的日子是在1985年左右,那時候我已經成家立業。”馬老說,當時每個月的工資隻有86.5元,幾十元塊錢的工資,既要解決一個家庭的柴米油鹽,又要贍養老人,還要供四個孩子讀書,有段時間隻能借錢過日子。”馬老說,他和愛人住在教委安排的臨時辦公室,“我每月花4元錢,在教委附近給母親和四個孩子租了一個20平米的民房,房内除了兩張床啥都沒有,推開門一步就能邁上床。”

1998年,馬複生的個人工資從113元增長到了864元,與工作初相比增長了23.35倍。但物價的上漲抵消了工資的增長,生活過得依然拮據。“有一段時間,全家人換了一個住處,給老人孩子安置好床位後,給我選擇的隻剩下廚房了。”馬老說,迫不得已,他在住處門外搭建了一個簡易棚權當栖身之處。

他開出了1年隻工作1個月的崗位(他工資63年翻了122倍)3

閑暇之餘,做摘抄筆記是老人的一大愛好

從羨别人到被人羨的欣喜

1998年,馬複生從教委退休,當年月工資864元。至2008年,馬複生的個人工資從三位數變成了四位數,已增至2134元,與工作初比,增長了57.67倍。這10年,國家的各項事業快速發展,馬複生的家庭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家裡先後安裝了電話、電腦、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天然氣等,享受着科技帶來的便捷生活。”馬老說,幾個孩子也先後穩定了工作,組建了家庭,買了房子和汽車。

2008年到2018年這10年,随着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馬複生的收入也“節節高”,至2018年底,他的退休工資已增至4258元,是最初參加工作的115.08倍。

馬複生把這60多年的工資收入做了一個分析,“前慢後快”是他工資上漲幅度的明顯特點。

“一直到2000年之前,教師工資待遇還是偏低,在一些效益好的企業,員工的工資比我要高出一大截。”馬複生說,他剛退休的時候去參加同學聚會,在飯桌上聊起退休工資收入,“我都不好意思提,聽到有人說退休金都是我的一倍多,心裡除了羨慕,還挺不是個滋味。”

在最近十來年,随着教師待遇的不斷提高,馬老的工資漲幅越來越快,“現在同學聚會,再說到工資收入,很多人都要羨慕我了。”馬老一臉自豪地說。

把晚年生活過成詩畫

馬複生老人的退休生活十分有規律,每天早餐後看當天的報紙,中午做飯,下午外出陪老友聊天,晚上看電視。“我身體還不錯,沒有老年人常見的三高,平時不吸煙不喝酒不打麻将。”

馬複生從寫字台裡搬出了一摞厚厚的筆記本,裡面工整地抄錄了各種名言名句、古典詩詞、人生哲學。“我每天讀書看報,遇到有好的文章和句子,就摘抄下來寫在本子上,給孩子們多看看,對他們也是一種教育。”日積月累,現在已經記錄到了第13本。

寫字、養花、看報,除了這些大多數老人都會有的愛好,年逾八旬的馬老還很“潮”,學會使用智能手機,玩起了微信。“子女們給我買了部新手機,現在我已經會用微信了,出門消費帶上手機就行,很方便。”馬老還給記者展示了一本相冊,天南海北,壯麗河山,祖國的大部分省份他都去過。

在書房的牆上,挂着一張全家福,馬複生老人坐在正中間,晚輩們簇擁在他的身邊,老人笑容滿面。“我身體健康,住着90平米的房子,子女們都事業有成,個個孝順,我晚年生活很幸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