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執行局曹彥青法官團隊在執行一起勞動争議案件時,碰到為了中斷勞動者社保,不惜對抗執行的公司。但最終,該公司除了自己上了一次失信名單外别無所得,想中斷離職員工社保的盤算也落空了。
被執行人藍星公司是一家從事食品業務的公司,顧先生于2019年入職該公司,兩年後申請離職。因工資和社保關系轉移問題,顧先生申請勞動仲裁,勞仲委支持顧先生的訴求,但藍星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藍星公司支付顧先生工資、未休年假工資3萬餘元并為顧先生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因藍星公司拒不履行,顧先生申請強制執行。案件受理後,藍星公司便主動聯系法院,并在2022年10月将3萬餘元繳納到法院指定賬戶,執行法官本以為這将是個很快就能結案的簡單案件,但沒想到接下來藍星公司為顧先生辦理社保轉移手續的事居然成了本案的難點。
顧先生欣喜領款的同時,向法院反映因未解社保而無法辦理入職手續,法院第一時間電話聯系藍星公司。當時藍星公司表示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外出差,無人簽字,這一周暫時不能解社保,法院允許藍星公司下周再解社保,并提示藍星公司注意一定要如期為顧先生解社保,否則将因社保局系統維護,即使解了社保也無法當即确定。
過了一周,藍星公司又向法院表示負責操作解社保的員工在外地休年假,其他人沒有該辦公室鑰匙,故暫時仍不能解社保,聽着藍星公司顯然站不住腳的借口,執行法官當即表示藍星公司哪怕請專人開鎖也必須立刻給顧先生解社保,如不履行,将面臨限高、失信或罰款的強制執行措施。但藍星公司仍拒不執行,為此,執行法官制作《預處罰通知書》發給藍星公司,并給藍星公司确定解社保的最終時間。執行法官先後八次電話與藍星公司工作人員溝通,詳細向其闡明一旦公司被列入失信名單或者罰款的後果,但藍星公司仍拖延履行,法院對藍星公司采取失信措施,并凍結藍星公司賬戶,準備進行罰款。
10月底,藍星公司耗時幾分鐘便完成了解社保操作,但因系統維護,直到11月初,法院才确定藍星公司确實已經為顧先生解了社保,随即解除藍星公司的失信措施。考慮到失信懲戒已足以達到懲治目的,藍星公司在疫情期間确實面臨一定經營困難的現狀,以及藍星公司代理人主動提交檢讨書,因此執行法官未對藍星公司采取罰款措施,本案順利結案。
根據藍星公司代理人在檢讨書中表示,因為公司領導企圖造成顧先生社保中斷的事實,所以才拖到該月最後一天解社保,但北京可以補繳3個月社保的,因而藍星公司這種拖延并沒有造成顧先生社保的中斷,反而導緻藍星公司産生失信記錄,藍星公司聰明反被聰明誤,可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對于執行案件,公衆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欠債不還,但還有衆多執行案件以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為執行内容,如為員工解社保、行使探視權等,如果拒不履行,仍屬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情節較為嚴重的,還将面臨相應的執行懲戒措施甚至是刑事責任。
執行小貼示:《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者中止勞動合同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内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保轉移手續。
(文中均系化名)
來源:北京海澱法院微信公衆号
作者:王彬
編輯:任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