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知名媒體發文《被歧視的新冠康複者們:76歲老人被親妹妹視為“洪水猛獸”,有人康複3月仍不敢告訴家人》,披露了所采訪的10位“新冠”治愈者結束隔離或出艙後的真實經曆。
我感覺,“歧視”一詞用得欠妥。
歧視,詞語解釋是,不平等地看待。展開來就是,人對人就某個缺陷、缺點、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對待,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多帶貶義色彩,屬于外界因素引發的一種人格扭曲。
毋庸置疑,誰若不幸染患上新冠肺炎,除了自己,最焦慮的就是家人了。陽性轉陰,結束隔離,獲準出艙,新冠治愈,除了自己,最開心的就是家人了。家是最小、最緊密的社會單元,血緣脈脈相承,生活息息相關。歧視,在家庭成員之間,幾乎沒有立足之地。
同時,染患過新冠肺炎的人回家了,家人不可能不多加注意自我防範。畢竟新冠病毒的厲害已人所共知,尤其對老年人的傷害有目共睹,變異之快猝不及防,轉陰複陽的先例也已發生。家庭成員多采取一些防範措施,以自我防護,是很自然的,也是應當的,與歧視根本不沾邊。
有一位受訪患者呼籲,希望大家能像對待感冒患者一樣對待“新冠”康複患者。我覺得,這對他人有點苛刻。可以說,患一場感冒,走向死亡的概率很小,至少給自己帶來的損失很小。患一下“新冠”,對老年人,對有基礎病者,就是危險的;被隔離,近方艙,損失也是不小的。再說,國家也沒有像防感冒一樣防控“新冠”。就目前而言,“新冠”與感冒,還不能同日而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