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銀杏樹是北京城的一景。近日降溫,時常大風,每每風停,大自然都會在銀杏樹下鋪就金色大道,還會送上許多“小禮物”——銀杏果。
“銀杏果可是寶貝,軟化血管、降三高,對心髒也好,一天吃幾個就管用。”許多市民邊撿銀杏果邊交流“食用經驗”。
銀杏果真有這些“奇效”?并沒有。今天咱就來說說被“誤會”的銀杏果到底治什麼,到底要怎麼吃。
除了軟化血管、降三高、護心髒,不少人還會強調銀杏果有改善大腦功能、增強兒童記憶能力和預防老年癡呆,并有緩解移植排異、中風、器官保護和透析副作用等功能。
銀杏果,這麼神?在治療以上疾病的藥物中,有的也的确添加了銀杏果或銀杏葉的提取物。但該說法并不準确。因為這是提取物入藥後的作用,可不是吃點銀杏果或者銀杏葉就管用。所以,銀杏果有“奇效”應該是被誤傳了。
銀杏果又稱白果,性味甘苦澀、平,有毒,有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的功用。也就是說,止咳平喘才是銀杏果的“正經工作”。
尤其是有“老咳喘病”和肺腎較虛的人,日常吃點銀杏果并配合補益的藥服用,有很好的治療改善作用。
但是,急性咳嗽、咽炎什麼的可不能靠吃這個,還得就醫吃藥。
總之,銀杏果不太适合單獨治病。日常食療保健可以,但不能替代藥物,也并非每個人都适合。如果配合治療,也需要遵醫囑食用。
吃銀杏果必須講究——高溫制熟,去殼、去膜衣、掰開去胚芽食用。
銀杏果含少量氫氰酸,一般以綠色的胚部毒性最強。所以一定要去芽再吃。建議成人每天食用不超過10粒,5歲以下兒童不建議食用,5歲以上兒童減半。
有人要問了,那我平時不吃,偶爾下館子點個“鹽焗銀杏”或有銀杏果的炒菜多吃幾個行不行?不建議。畢竟銀杏果有毒,每個人體質不同,萬一您多吃幾個就中毒呢?所以一定要在安全數量内食用。
新鮮銀杏果有股“臭味”,得及時去掉外層果肉,将核洗淨晾幹保存,并時常翻晾,以免黴變,受潮黴變也不可食用。
新鮮的銀杏果建議盡早食用,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可冰凍保存。
有人喜歡秋天撿很多囤着慢慢吃。如果放久變幹了,吃之前一定要充分泡發,做的時候保證熟透了再吃,因為未泡開的部分煮不透也有毒。
文章來源:北京晚報2019年11月21日 第55版 “健康北京”專版
@頭條健康 @清風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