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煮兒童廚具安全嗎?本報記者 張玉榕成人手掌大小的兒童廚具,不光顔值高,還能通電供小朋友煮飯……日前,“中小學生學做飯”等相關話題引發網友關注,一時間“真煮”兒童廚具迅速走俏市場,不少家長将這些廚具列入“六一”兒童節禮物清單然而,“真煮”兒童廚具背後隐藏的安全風險同樣值得關注,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真煮兒童廚具安全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本報記者 張玉榕
成人手掌大小的兒童廚具,不光顔值高,還能通電供小朋友煮飯……日前,“中小學生學做飯”等相關話題引發網友關注,一時間“真煮”兒童廚具迅速走俏市場,不少家長将這些廚具列入“六一”兒童節禮物清單。然而,“真煮”兒童廚具背後隐藏的安全風險同樣值得關注。
“真煮”兒童廚具走紅 有家長擔心安全性不足
近日,一名4歲小孩椰子(小名)在廚具前烹饪海蛎煎的視頻被家長發布在網絡平台,引不少網友轉發點贊。
“買‘真煮’兒童廚具是想給孩子一段好玩有趣的經曆,讓她學一個技能。”椰子爸爸說,該廚具就是縮小版普通家庭廚具,尺寸小而輕便。一套“真煮”兒童廚具套裝内還包含了電磁爐、平底鍋,以及方便小孩手持的小刀等廚具。
不過,廚具套裝到手後,椰子爸爸一刻也不輕松,他既要考慮用電安全,還得全程協助小孩,防止她被燙傷。“通電後電磁爐面闆都蠻燙的,小朋友安全意識較弱,好幾次差點被燙傷手指。”椰子爸爸補充道。
市民張女士平日喜歡鑽研廚藝,兒子在她熏陶下也對做飯很感興趣。看到網絡上走紅的“真煮”兒童廚具套裝,張女士萌生買兒童廚具作為兒童節禮物送孩子的想法。出于對安全的擔憂,她還處在觀望階段。
“真煮”兒童廚具款式多 但多未明确使用何材質
昨日,記者在購物網站搜索“兒童廚具”關鍵詞發現,不少商家推出“真煮”兒童廚具,有商家特意用“兒童節禮物”“小孩玩膩大人還可以接着用”等廣告語吸引消費者購買。這些兒童廚具款式多樣,還色彩明豔,包含電磁爐、平底鍋、奶鍋、電飯煲、菜闆、小刀、鍋鏟、打蛋器、筷子等等,不同的套裝廚具搭配也不同,價格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有店家一個月可售出5萬多件“真煮”兒童廚具套裝。
可“真煮”兒童廚具是否符合正規标準,是否有相應的檢測報告,不少市民提出質疑。記者為此咨詢多家店鋪客服。有客服為了證明産品質量過關,還提供一份産品檢測報告,但報告中産品類别卻顯示液體加熱器,未涉及兒童廚具。還有不少商家拒絕提供檢測報告,隻表示保證正品,放心購買。針對“真煮”兒童廚具使用的是什麼材質,多個商家也隻是籠統回複:“我們使用的是食品級材質”。
在買家評論區,不少消費者“在線曬娃”,将孩子們做飯的照片和視頻與網友分享,“好玩”“得心應手”等評論,占據了評論區榜首。不過,也有家長直言“踩雷”了。一位名為“s***k”網友留言,一打開包裝就聞到炒鍋有一股塑料味,就連食物煮出來也有一股怪味,勸各位家長不要買了,健康第一。還有網友曬出孩子使用廚具後被燙傷手指的照片——手指被燙得起泡,就連手臂都紅腫了。
【提醒】
購買時要查看标識
标簽是否完整準确
華僑大學肖北嬰副教授認為,讓孩子參與做飯有助于孩子培養勞動意識,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但是對中小學生來說,沒有必要專門使用“真煮”兒童廚具,與大人一樣使用普通廚具即可。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家長的示範、指導和守護下進入家庭廚房,家長可以将廚具的功能、類别等的認識和用電、用火、用氣的安全,以及食物的營養和搭配等基本常識傳遞給孩子。
肖北嬰提到,這些“真煮”兒童廚具是否成熟,相關産品的标準問題也值得注意。兒童若不在父母的指導下使用,可能會存在安全隐患。他建議,若家長确有需要,盡量選擇正規生産廠家,并查看标識、标簽是否完整準确,是否符合《産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此外,家長在孩子使用該産品時應該全程守護,确保孩子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
來源: 廈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