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黃油,蘇州名菜,一般出現在深秋或者初冬。
和一般的蟹粉不同,秃黃油裡必須有公蟹的膏和母蟹的黃,所以必須得過了重陽,公蟹膏開始飽滿才可以制作。


秃,音同“忒”,意思隻有,獨有,是蘇州方言裡的發音,意思隻有蟹膏蟹黃。
它的味道根本不需要形容,或者說形容不出來,隻需要簡單描繪一下做法,你的鼻尖應該已經有香氣萦繞。
取公蟹的膏,母蟹的黃,然後配上肥膘末,加蔥姜爆香,再用黃酒焖透,高湯調味,最後再淋一些豬油和胡椒調味。

蟹膏的纏綿,蟹黃的鮮美,肥膘的濃香,胡椒的辣香,蔥香酒香,全部混合在一起,你說這味道怎麼形容?也許隻能用碧螺春的蘇州方言來觸碰一二,“吓煞人香”。

想吃正宗秃黃油,隻能去蘇州,或者去南京的蘇州館子。
位于逸仙橋的朱鴻興面館,地道蘇州館子,本周五開始,全面上新“秃黃油面”,價格不菲,98元一碗,但它的滋味,你這一輩子一定要嘗試一次。

今天是重陽節,工作日無法一盡孝道,但是到了周末,秋高氣爽,登高爬山後帶父母來一碗正宗蘇幫面,也許能得到老人家的一番誇贊。

如此濃郁的秃黃油澆頭,隻有拌面才可以留住至高的香氣境界。

配上姜絲,開胃雪菜和姜茶,這一套售價98元。其中秃黃油澆頭在一兩五左右。
一兩五的秃黃油,那可是取了近十隻螃蟹的精華啊!

充分拌勻,每一根面條上都沾染上了秃黃油的香氣。


細面隻是蘇幫面的一種形式,沾染上秃黃油才是蘇幫面的靈魂。
如果對于98元的價格望而卻步,那可以選擇同樣是最佳食用季的蟹粉蝦仁面,48元一碗。

取蟹黃蟹肉,同樣是要煸炒去腥,配上蝦仁一起做成澆頭,
面要緊湯,意思比正常湯面要少,這樣才不會奪取蟹粉的香氣。

蝦仁一般都用河蝦仁,漿一下,鮮嫩保持得很好。
把蟹粉蝦仁往面上一蓋,還沒吃就已經把人征服。

到了這個季節,螃蟹已經成為餐桌主角
所謂“一蟹得道,萬物升天”。

任何食物沾上一點蟹黃,味道提升一大截。
這個季節到朱鴻興,還可以嘗到蟹粉小籠包和蟹粉生煎包。

① 蟹粉生煎包

② 蟹粉小籠包
在尋常肉餡裡加入蟹黃蟹肉,就連湯汁都有蟹的鮮味。

小籠包皮軟糯,湯汁更多。

生煎包皮酥脆,湯汁少一點,就看你個人喜好。

做個小小提醒,秃黃油面本周五才開始供應,蟹粉蝦仁面已經有的吃啦。
朱鴻興面館
地址:中山東路486号亞朵酒店一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