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婷 見習記者 王夢媛
你吃過紙皮包子嗎?紙皮包子是一道山東地方特色美食,由鄒平市明集鎮高家村的高氏傳人代代相傳,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區别于普通包子,紙皮包子的面皮筋道耐拉、薄如蟬翼,15克的面皮可以容納90克的餡料,煮熟的包子可以透過外皮能清晰地看到皮内的餡料。不僅紙皮包子外表獨特,吃起來更是口感勁道、餡多味美。
作為來自三百年前的美食,紙皮包子包括選料、配料、和面、分坯切劑、擀劑、制餡、包制、煎蒸等8道制作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蘊含着高氏傳人對老字号美食的匠心精神。
紙皮包子對原料質量要求極為苛刻。傳統的紙皮包子通常選用無礬的水晶粉條,配合以胡蘿蔔、韭菜、雞蛋等常見時蔬做餡,做出的包子營養健康。和面過程中,需用山藥打成汁和到用優質小麥磨成的面粉中,并要求溫度适當,冬夏有别。夏季用生山藥打汁和面,冬季把山藥汁加熱到40℃再和面,使其容易醒發,筋道耐拉,這也是紙皮包子皮薄如紙的奧妙之處。
鄒平紙皮包子不僅可以像平常包子那樣上鍋蒸,還可以用平底鍋加少許油煎,煎的時候要倒入生面粉水,等水幹,包子煎熟後,包子周圍會有一層薄薄的幹脆的面皮,用鏟子把包子戗起來,帶着形似薄冰的面花,一個個的擺放在盤子裡,泛着光澤,散發着誘人的香氣,好似一群紮着長裙的舞女圍成一個圓圈在跳圓舞曲,色、香、味、形俱佳。
紙皮包子的第六代傳承人高文霞為了做出更多人認可并喜愛的紙皮包子,她帶領團隊結合傳統工藝,不斷改良創新,從包子皮、餡料、烹制方法等多方面着手,制作出來的包子深受大衆喜愛。
看似簡單的紙皮包子,承載着幾代人的努力,蘊含着山東豐富的曆史底蘊和文化魅力。目前,這類傳統美食已經傳遍齊魯大地,而且被授予“山東省老字号”“齊魯名吃”等美譽,其制作工藝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目錄。傳承人高文霞表示,希望通過連鎖經營的方式,讓更多的人都可以品嘗紙皮包子、喜歡紙皮包子,讓老字号食品、非遺美食走得更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