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一緻性”的課堂設計,是指在課堂設計中達成學習目标、教學活動和評價任務的一緻性(匹配程度)。它包括目标指引下的三層含義:一、是教-學一緻性;二、是教-評一緻性;三、是評-學一緻性。總的來說,教學評一緻性是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課堂評價是一緻的,他們都是圍繞目标展開的。
本文以五年級下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例,闡述如何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理念備課。主要從學習目标的設計、問題活動的設計、評價的設計三個方面思考。
學習目标的設計
依據一、課程标準
依據二、教材分析
分數加法和減法是數學運算的重要基礎知識之一,能否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評價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運算能力,擁有良好的數感的一項重要指标。這部分内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加減法、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以及三年級上冊學習的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對于學生來說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學生對于其計算法則已有一定的直觀了解。得出計算法則不是本節課的重點,計算根本不是問題。那麼這節課的重點是理解算理,明确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與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問幾個為什麼可以這樣算,而不是怎樣算,讓學生熟悉算理,理解算理。隻有理解了算理,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同時也讓學生明白,隻有分數單位也就是計數單位相同的時候,分數才能直接進行加減。為學生後面形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需通分進行計算打下基礎。
依據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學過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超過10),有一定的基礎,但是當時隻采用直觀的方法進行教學,沒有引導學生總結出一般的計算方法。本冊第四單元系統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建立起了“分數單位”的概念。這将是本節課學習的基礎。這部分内容是在學生充分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分數的基本性質、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相對整數加減運算而言,分數的加減運算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學生對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有一定基礎。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學習目标
1.在折一折、塗一塗活動中經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研究過程。
2.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會正确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3.會對計算結果進行驗算檢查,養成驗算和約分的良好習慣。
評價任務的設計
目标一:
1.在塗一塗、畫一畫的活動中經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研究過程。
評級任務
“爸爸和媽媽一共吃了多少張餅?”
能正确列式,并根據算式能在圓形圖示上正确塗一塗☆
能正确表達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能把計算的結果約分成最簡分數☆☆
目标二:
1.通過畫一畫,學生能将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減法中,會正确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爸爸比媽媽多吃了多少張餅?”
能列式并正确計算☆
能把計算的結果約分成最簡分數☆☆
能用簡練、準确的數學語言概括計算法則☆☆☆
教學活動的設計
教學活動設計是基于教學目标,明确評價任務,然後教學活動内嵌評價任務,通過有序的環節幫助學生達成目标的過程。通俗地講,就是對評價任務的具體執行。
“教-學-評”一體化強調全程評價,在目标确定之後,設計目标評估方案和标準。在學習過程中,嵌入過程性評價,學習結束後緊跟結果性評價。
“教-學-評一緻性”的教學設計實現了教學的效率、效果和效能。讓教者知其所教,學者明其所學,确保了課堂的真實高效。
附:教學設計
撰稿:王翠連
排版:王翠連
審核:劉祥波
往期精彩
《認識軸對稱圖形》——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課例設計
《年月日》——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課例設計
《認識人民币》教學設計評析 ——教學評一體化課例研究
位置與方向(一)——教學評一體化課例設計
《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評析——教學評一體化課例研究
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設計研究 ——怎樣設計一節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