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廚餘垃圾用盆裝、家中堆肥自産自銷廚餘垃圾、可回收物用快遞盒收納、牛奶盒清洗晾幹再投放……這是9月9日記者在兩位垃圾分類達人的家中看到的情景。針對很多市民關心的在家裡是不是要擺幾個垃圾分類桶,怎樣單獨收納每類垃圾等問題,兩名家庭主婦分享了她們的妙招。垃圾分類早已成為習慣的她們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垃圾分類是件輕松苦快樂的事。
分類達人王芸:
善于利用家中原有物品收納垃圾
位于福田區的王芸家是三口之家,昨日上午,記者一進她家廚房就看到,洗手台下的抽屜上挂着一個小垃圾桶,桶内沒有套垃圾袋。“我切菜之後,不用的菜葉子等廚餘垃圾就直接掃到這個挂桶裡面,很方便。”王芸展示了她清理廚餘垃圾的一個竅門,對于收集的不含油、鹽的生廚餘,她倒入自己購買的一個專業的堆肥桶中用來堆肥。
“我們經常都是在家吃,盡量做到光盤。”王芸介紹,家中産生的廚餘垃圾比較少,其中多是瓜果皮,一天0.2公斤左右。“晚上直接拿着垃圾挂桶下樓倒掉廚餘垃圾,也不用垃圾袋,在投放點那裡簡單沖洗一下桶。” 王芸笑着指出,她會用洗過菜的水來清洗垃圾桶,用很多垃圾袋是沒有必要的。
對可回收物的收集,王芸也沒有用到塑料袋和專門的垃圾桶。在廚房,她用一個購買西瓜的紙盒裝着塑料、紙張等可回收物。“因為買東西總會有各種紙盒子,就可以反複利用這些紙盒。”王芸透露,出門買東西她也是拿着環保袋,盡量減少産生垃圾。
在其他垃圾桶,王芸用了塑料袋,原因在于土渣、用過的紙巾、破掉的瓷碗、堅硬的果核等其他垃圾細小,用塑料袋裝起來不會撒漏。
對于有害垃圾,王芸沒有單獨設一個桶。她家中有害垃圾的量比較少,主要是一些電池和一些過期藥品,她會單獨把它們存在一個小盒子裡面,等滿了之後一起丢掉。
“我們家牛奶喝的比較多,我唯一覺得相對要多做一點的就是清洗、晾幹牛奶盒。”王芸坦言,“垃圾分類是在原有的生活狀态之下,要多做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已經給地球增添了這麼多麻煩了,更要行動起來。”
分類達人張珊珊:
提倡極簡生活為家庭事務減負
家住羅湖的張珊珊是一名有着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媽,大學專業是環境工程的她對環保、對垃圾分類特别感興趣,兩年前,她偶然看到深圳市垃圾分類公衆教育蒲公英計劃後,當即報名參加了蒲公英計劃的培訓,成為一名垃圾分類的專業講師。
雖然家中有兩個小孩,但張珊珊的家裡非常簡潔、清爽,沒有堆放很多物品,也不雜亂,一眼看去多是生活必須品。張珊珊特别提倡極減的生活方式,她加入了一個叫零活實驗室的社群,群裡也有很多上班族,大家一起分享如何減少産生垃圾,用相互交換代替購買。
在張珊珊看來,做好垃圾分類的第一步應該是想辦法減少垃圾的産生,從源頭減量,“我經常做斷舍離,家裡的東西少了,就是減輕負擔,不用花很多時間、精力,生活越來越輕松,對家庭主婦來說是一件大好事,這也是做好垃圾分類的動力。”
光盤就是張珊珊家減少廚餘垃圾産生的一個做法。她介紹,家中是分餐制,煮飯的時候就會很注意少煮一點,如果吃不夠,會補一些水果。“基本上非常少剩飯剩菜,餐前産生的廚餘垃圾就是果皮、菜葉。” 張珊珊也會将家中的廚餘垃圾在陽台上堆肥,再将肥料用來種花或者送給相距不遠的一家農場,以及制作環保酵素,取代洗潔精,用來清洗物品。她不用專門的廚餘垃圾桶,而是在廚房洗手池中用一個瀝水籃過濾廚餘垃圾中的水分,再倒入一個盆中盛放。
“吃飯污染過的紙,還有污染過的塑料袋,還有一些抹布等紡織物品,已經很舊了,洗不幹淨了,隻能當做其他垃圾丢了。”張珊珊說道,她家的其他垃圾桶放在廚房,可回收物暫存在陽台上,牛奶盒剪開清洗後在陽台上晾幹,塑料盒、玻璃瓶等放在袋子裡裝起來。
【讀特新聞 】
垃圾分類推廣大使話你知
讓專業的垃圾分類走入百姓家
“他們的垃圾分類已經從老百姓的一般化的簡單分類、從一種自覺走向專業化的分類。”昨日,深圳市垃圾分類推廣大使楊勤在分類達人的家中參觀她們開展垃圾分類的做法後,如此感歎。楊勤表示,這是一批垃圾分類的典範、引領者,應該通過宣傳和教育,讓這些做法走入尋常百姓家,從細微處做起,真正推動垃圾減量和垃圾分類落地。
垃圾分類推廣大使名片:楊勤——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推廣大使,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第十屆文明市民(道德模範)。長期關注垃圾分類,多次參與快遞業使用綠色可重複包裝、廚餘垃圾處理等垃圾分類與減量系列活動,并推動相關公共政策的出台。
編輯 許舜钿
(作者:讀特記者 林清容 文/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