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李白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蘇轼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杜甫說:“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賈島說:“華嶽獨靈異,草木恒新鮮。”
古人完美廬山的詩詞,遠多于五嶽,也多于黃山。
廬山風光
而在五嶽中,東嶽泰山、西嶽華山與中嶽嵩山名氣比較大。泰山石敢當,五嶽之首,五嶽獨尊,泰山壓頂,泰山看日出,秦始皇也到泰山封禅,祭拜天地。
而且這個“泰”字,寓意深遠,含義深刻。比如:國泰民安,重于泰山,三陽開泰,泰然處之,穩如泰山,否極泰來……
五嶽獨尊的泰山
可以說,五嶽之中名氣最大、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泰山。有關它的傳說也很多,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提起山,當首推泰山,最先想到的也是泰山。
泰山
華山以險峻著稱,山勢陡峭,海拔2155米,五嶽之中最高。“自古華山一條道!”華山之險,天下聞名。電影《智取華山》講述的就是解放軍攻打華山消滅土匪的故事。
華山蒼龍嶺
華山和太白山、終南山一樣,都是秦嶺的餘脈。神奇之處在于,整個華山是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巨石!這在中國衆多山脈、山峰中獨具一格。在春秋戰國時代的古書《山海經》裡,是這樣記載華山的:
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裡。
華山
因此,華山的成因至今還是一個謎!這麼大一塊巨石,顯然不是地殼擠壓隆起所形成的。
五嶽之中,論名氣,除了泰山就是華山了!沉香劈山救母,五絕華山論劍,巨靈神劈山,吹箫引鳳、黃雀銜環、破鏡重圓……有關華山的傳說故事代代相傳。
華山長空棧道
王維有詩贊歎華山:
昔聞乾坤閉,造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左和推削成。
天地忽開坼,大河注東溟。
遂為西峙嶽,雄雄鎮秦京。
華山之險峻,不亞于西部大雪山。它猶如一塊巨石拔地而起,直插雲霄。攀登華山,不僅需要強健的體魄,還需要超人的膽略。毅力和勇氣兼備,才能領略華山之美。蒼龍嶺、雲梯、長空棧道、鴿子翻身,驚、奇、險、峻,是華山的特征。
華山
中嶽嵩山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登封市境内,東依鄭州,西望洛陽,南臨穎水,北接黃河。
廣義上的嵩山,是一條綿延了上百公裡、占地幾百平方公裡的山脈。它源自伏牛山一支餘脈。狹義上的嵩山,是指太室和少室二山,兩山之間,各包含36峰,因此有“太室如龍眠、少室似鳳舞”一說。
嵩山
少室山的連天峰,為嵩山最高峰,海拔1512米,跟泰山玉皇頂(海拔1545米)差不多。
武則天特立獨行,封禅選擇了嵩山,并将嵩山改稱“神嶽”。
嵩山少林寺
在普通人心目中,知道嵩山的大名,還是因為少林寺的緣故。天下武功出少林,而少林寺就是嵩山少林寺,二者相輔相成,誰也離不開誰。所謂“少林”,乃少室山之林也!少林寺坐落于少室山與五乳峰之間的一塊平地上,依山建寺,門前的少室溪,就是穎水之源。
少林寺佛塔
在35億年前的太古宙時期,嵩山所在地仍是一片汪洋大海。23億年前,在“嵩陽運動”地質演變中,嵩山逐漸隆起。18億年前的“中嶽運動”、五億年前的“少林運動”,逐漸形成了嵩山山脈。在經過後來的“燕山運動”的洗禮,終于造就了中嶽嵩山。
可見,嵩山非常古老。至今已有幾十億歲的年齡了。
嵩山
說完了泰山、華山和嵩山,再說說五嶽之中名氣較低的南嶽衡山和名氣最低的北嶽恒山。說實話,衡山和恒山比前面三位同門師兄弟的名氣低太多,以至于很多人并不太了解恒(衡)山!古人可能是為了湊數,非得要把衡山叫做南嶽,把恒山叫做北嶽。更巧合的是,南北二嶽都叫衡(恒)山,發音相同,有時會叫人傻傻地分不清楚。
衡山祝融峰
那麼,恒山、衡山究竟是湊五嶽之數,還是徒有虛名呢?
衡山又稱南山、壽山,是著名的佛教、道教聖地,位于湖南省東南部,綿亘于衡陽、湘潭兩盆地之間,主體部分位于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市東部。
衡山之名,來源于古代星座28星宿的轸星之翼,北鬥七星中的“玉衡”星,對應“變應玑衡,铨德鈞物,猶如衡器”,故名衡山。
南嶽衡山
衡山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堯舜禹巡疆狩獵、祭祀社稷的地方,大禹也曾在此祭天,尋求治水之策。衡山有寺、廟、庵、觀200多座。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叫祝融,他受黃帝委派,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後葬于赤帝峰,當地人尊為“南嶽聖地”。佛教始祖釋迦摩尼的兩顆舍利子,就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剛舍利塔中。道教“72福地,36洞天”,有四處位于衡山。
衡山
衡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為五嶽之中最矮的山峰。但是,衡山一點也不籍籍無名,它一點不比泰山、華山和嵩山差。相反,單論佛教和道教人文典故,衡山要超過前面三座。當然,論海拔高度,衡山在五嶽中最低,隻有1300米,遠低于華山的2154.9米、泰山的1545米和嵩山的1512米。
衡山
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喬戈裡峰高,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幹城章嘉峰高,世界第三高峰,海拔8586米;托木爾峰高,海拔7435米;慕士塔格峰高,海拔7745米;公格爾九别峰高,海拔7530米;格重康峰高,海拔7998米。但這些山有什麼呢?除了皚皚白雪、冰川峽谷,什麼也沒有。論風景,西部雪山可以忽略不計。
南嶽衡山
衡山位置在五嶽中最靠南,雨水充沛,植被茂密,風景自然是湖光山色。而北方的山,光秃秃的啥也沒有,除了黢黑的石頭,再也找不出别的特點了。比如孟良崮,就是一座石頭山,74師上了孟良崮,等于是走上絕路。一滴水都沒有,士兵饑渴難耐,重機槍無水降溫,天氣炎熱,焉能不敗呢!再如内蒙古的陰山,更是黑乎乎、光秃秃的一連串山脈,啥風景都沒有。
衡山
衡山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嶽麓山。1982年,衡山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6年,衡山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産名錄。2007年5月,衡山風景區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7年8月,衡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晚霞下的衡山
恒山北嶽恒山在五嶽中名氣最小,存在感最低。它也是五嶽中唯一的4A級景區(其他4嶽都是5A),位于山西大同市渾源縣之南10公裡處,海拔2016.8米,在五嶽中僅次于華山,其實它隻比華山矮100多米,這點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但是,由于恒山山腳下就是海拔1000多米,所以淨高隻有一千多米,并不顯高。
恒山
論名氣、顔值,恒山最低,但人文底蘊深厚,與泰山有點類似。恒山對比北方的其他山,植被相對茂盛,負離子含量較高,夏季涼爽,是旅遊踏青的絕佳之地。
恒山是道教聖地,著名的懸空寺就位于恒山。恒山周圍,還有衆多名山,如五台山、太行山、呂梁山等山脈,但它們都不能稱之為“嶽”,隻有恒山才能叫北嶽,這是有曆史上的特殊原因的。實際上,早期的北嶽,并不是恒山,就是說,恒山作為北嶽,是有争議的。不僅恒山,衡山在古代也不是南嶽,華山最早叫中嶽。
恒山懸空寺
漢武帝時期,五嶽才正式形成,但當時的南嶽是指天柱山。漢宣帝時,稱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天柱山)為南嶽,恒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隋朝時,因疆土擴大,國家統一,文帝楊堅才發诏書,确定湖南湘江之濱的衡山為南嶽。
北嶽恒山
在五嶽中,北嶽恒山的争議最大,很多人認為它配不上北嶽稱号。沒有泰山的雄渾、華山的險峻、嵩山的多姿與衡山的美景,就是因為它在北邊,就湊數湊了個北嶽,屬于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衡山并不是專指渾源縣境内的天峰嶺,它是一系列山脈,東西綿延一千多裡,跨越山西和河北二省,大部分山體位于大同市附近,這兒也是山西與内蒙古的交界處。
泰山
其實,恒山的軍事意義更為重要。它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與古長城的作用類似,僅憑這點,恒山入圍五嶽,資格就綽綽有餘!雁門關、平型關、娘子關、紫荊關都位于恒山之中。當然,如果論氣勢和俊美以及景色,恒山确實不咋地,畢竟它身處北方苦寒之地,氣候環境不占優勢。
山西省地勢圖
反過來說,恒山更配得上北嶽這個稱呼,不教胡馬度陰山嘛!論軍事、政治意義,恒山在五嶽中獨樹一幟,沒有其他山能取代它的位置。
恒山山脈
所以說,五嶽各有所長,是幾千年以來人們經過斟酌、遴選過的,肯定是名副其實的,沒有絲毫水分。古代中土、中原特指河南一代,是人口稠密地區,恒山遠在北方,路途遙遠,車馬不便,所以顯得偏僻,名氣自然就低了一些。再者,北嶽恒山到底是指哪座山,在曆史上是有争議的(一座在河北,一座在山西)。
恒山
在明朝之前,北嶽并不是指今天的山西渾源縣至朔州之間的這座恒山,而是指河北阜平縣境内的大茂山。隻是明成祖遷都之後,大茂山變成了京城之南,再叫北嶽,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了。因此改位置更朝北的恒山為北嶽,就是水到渠成了。
五嶽所處的位置
此外,恒山名氣低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太靠北,超出了中原文化的覆蓋範圍。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上,恒山都是處于北方遊牧民族的控制範圍之内,很難得到文人墨客的光臨和青睐,沒能積攢下名山大川所應有的人文氣息。反觀泰山、嵩山、華山和衡山,情況與恒山恰好相反。泰山位于山東中部,一枝獨秀,拔地而起。衡山有回雁峰、嶽麓書院;華山位于13朝古都長安附近;嵩山位于中原腹地,洛陽之南。都是古代儒家文化的核心地帶。
大茂山與恒山
更重要的是,恒山是一座山脈而非一座山峰,在恒山山脈中,海拔超過2400米的山峰就有八座,而2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更多了,數不勝數,在群峰的襯托下,恒山主峰天峰嶺的2016米高度,就顯得若無其事,不是那麼突出了。
恒山山脈起伏蜿蜒,山峰矗立,如同一條巨龍匍匐在山西北部,氣勢的确不小,但缺少泰山那種“一覽衆山小”的感覺。
恒山山脈與大茂山
衡山、恒山,作為南嶽和北嶽,都名副其實,對得起各自的稱号。否則金庸也不會在作品裡安排一個“恒山派”。對了,恒山還是全真教的發源地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