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解讀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解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21:26:06

道德經第一章,言有無同出,名異但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在第四十章,言有生于無:“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難道又不是同出了?有又是于無生出來的了?

這不是在忽悠人嗎?

一個是指主觀上的,一個是指客觀上的。一個是指意識的,一個是指物質的。第一章指出了“道”同時有主觀的和客觀的,第四十章是指客觀的。主觀上的“有”“無”同時出現,是疊加态的,說無也行,說有也行,是不定的,知道著名的薛定谔的貓吧,生死是疊加态的。

閉上眼,在腦子裡(意識)想想看。老子在第一章已經開門見山地說明“道可道,非常道”,即關于“道”有一個客觀上的“道”,還有一個人們意識中主觀上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同理,關于“名”有一個客觀上的“名”,還有一個人們意識中主觀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 萬物之母。”沒有人類之前,隻有天地和沒有意識的動物,故無名;有了人類,天地萬物被人類一一所認識,尊生養天地萬物的為母,故有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老子想搞清楚生養萬物的母,即道,究竟是什麼樣子,但很難搞得清楚,道太宏大太神秘莫測,老子也無法知道其究竟,隻能閉目塞聽、清靜無為、不帶個人任何先入為主(即無欲)地放飛主觀去抽象地想象它整體大概:無形、無色、無味、無極性(即無性别)、無大小、無聲,即感覺不到,可以認為道是“無”!道大概就是這樣吧,是不是很奇妙?注意:這些其實是老子心中主觀的道!

但老子睜開眼回到現實中一看眼前看到的全是天地萬物,老子意識(即有欲)到這其實是道化為了有形、有色、有味、有極性即性别、有大小、有聲、能感覺到的具體的天地萬物,可以認為道是“有”!注意:這才是客觀的道!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因此“有”和“無”這兩者都源于同一個道,但不同名,這兩者太奇妙玄幻了吧。閉上眼是無,睜開眼是有,完全不同,其實有無就是一個疊加态,真是難以說清楚,但它們是一切奧妙的源頭。

這就是老子的道,是主觀的。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事物各自向相反方向循環轉化,是“道”的運動變化的規律。“道”從細微弱小處漸進漸壯。萬物生于萬物之母,萬物之母生于老子也說不清的無(道)。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解讀(結合第四十章深入解讀道德經第一章)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