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上熱搜了,因為一個新功能。
自動播放朋友圈是什麼操作?
就是如果有人用微信打語音 / 視頻給你,你又恰好最近更新了朋友圈,那在對方等你接電話的時候,你朋友圈更新的圖文會滾動播放。
辣麼,這個小小的功能,又為什麼上熱搜呢?
雖然有人覺得小功能挺有意思,會帶來驚喜感,但從熱搜情況看,對于這個功能,網友們多數還是吐槽聲。
試想想,别人等你接電話,确實整個注意力都集中在屏幕上,這時候來個滾動播放,威力跟别人偶然刷到你朋友圈,是不一樣的。。
況且,作為打工人,平時接到的電話,不是領導就是長輩,怎麼看都不太合适的樣子。
老闆給你打電話,結果你的假期自拍在老闆手機屏幕上輪播。。
老師找你聊論文,結果你最新一條朋友圈配的表情包,仿佛在抱怨什麼。。
還有些不宜展示的身體畫面,反正打電話的朋友是被吓到了。
于是乎,在吐槽聲中,微信又一個新功能喜提熱搜。
但是,機哥說但是喽。實踐出真知,别被熱搜一驚一乍地吓到了。
首先這個功能并不是所有手機都會碰到,至少在機哥這兒,iOS 最新版微信會有,但安卓還沒。
其次呢,它不是一打微信電話,就「自動」輪播朋友圈,熱搜說得屬實有些誇張了。
而是在頭像下方,有一個「看他的近況」選項,點開才會有朋友圈圖文展示。
當然,廣大網友們更關心,這個展示功能會不會洩露隐私。
比如說,自己朋友圈屏蔽了對方,對方打電話過來時,如果能看到朋友圈内容,豈不是破功?
放心吧,機哥實測,要是某條朋友圈屏蔽了對方,是不會展示的。
要是你朋友圈是三天可見,而你最近三天沒發朋友圈,更加不會顯示什麼。
所以啊~這次小更新有點社死,但沒有完全社死。
其實機哥能理解,網友們為什麼這麼擔心一個小功能,會讓自己在微信聯系人面前出醜,造成「社會性死亡」。
實在是因為,以前微信更新的社死小功能,還少嗎?
拿近的來說,「拍一拍」大型社死現場,大家還記得吧。
當時很多人貪新鮮,覺得拍一拍挺好玩啊,自己也設置一句俏皮話吧,結果就悲劇了。。
碰上老師長輩拍自己,一不小心就「喜當爹」,當的還是長輩的爹。這時候,除了老實道歉,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但要是碰上比「叫了聲爹」更出格的拍一拍騷話,那神仙都救不了你。
比如像這位,怎麼回答都很怪:
有人尋根溯源,既然是拍一拍鬧出的笑話,就直接在拍一拍上自問自答,給個台階下。
更多社死現場,是大家無言的調戲,和當事人無法接話的尴尬。
沉默,是今晚經曆過拍一拍社死的工作群。
因為大家太常用微信,所以在微信上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功能,沒用好就可能誤打誤撞成了社死功能。
但其實,在其他常用 App 上,社死功能同樣一抓一大把,機哥總結下,免得大家踩坑。
淘友圈
沒錯,這個功能在淘寶裡。
作為購物 App,它記錄着你買過什麼。講真,你跟一個人聊天幾個月,對他的了解還不如看一眼他的購物記錄。
所以說,暴露購買記錄,是比微信聊天更可怕的社死。
淘友圈就是一個可能暴露購買記錄的功能,大家需要留意一下。
你打開淘寶,在「我的淘寶」上方,看看有沒有「淘友圈」這欄。
沒有的話,恭喜你,還沒被開通這個功能。
有的話,那麻煩留意,可能你在不知不覺間被選中開通了這功能。
第一次點開淘友圈時,會彈出個「返現特權」窗口,如果你沒仔細看,點了「好的」,那麼你買過的食品百貨商品,會被自動分享出去。
哎,多少有點誘導性啊。
機哥實測,在淘友圈能看到非好友的購買記錄,即使你在淘寶沒添加過幾個好友,購買記錄都可能出現在陌生人的淘友圈裡。
已經有大兄弟中招,自己買的 ** 杯暴露了。
想要避免社死情況,記得調整淘友圈的權限。
方法是進入淘友圈→點擊右上角設置→隐私設置。
在隐私設置中,可以選擇取消分享購買過的商品,也可以直接拉到最底下,選「關閉淘友圈」。
另外,機哥提醒大家,有事沒事可以進淘寶的設置裡看看,選「隐私」。
裡面對于個人主頁有幾個選項設置。注意,「個人主頁」跟「淘友圈」是兩碼事,别人點你頭像就能看到個人主頁,所以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
建議把個人主頁的所有内容都設置為「僅自己可見」,誰都休想看到我給什麼商品發過評論。
不想别人知道自己關注了什麼人或店鋪,可以把「允許查看我的關注/粉絲列表」給關掉。
微博和快手
在微博上,你點贊過的所有微博,别人都能看到,這應該是常識吧?但機哥還是要啰嗦一句。
“某某明星手滑點贊了什麼微博”這種新聞,時不時都會爆出一次。這種就算了,你也不想自己點贊過哪些小姐姐的記錄,都被網友看光吧?
機哥今天想說的,是微博另一個小 bug,可能會暴露你的賬号名。
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互聯網規則是:“在朋友圈陽光明媚,在微博喪得不行”。微博成了一些人的自留地,在微博發的東西,不太想被微信朋友圈的人看到,所以不會暴露自己的微博名。
但如果你從微博 App 裡分享一條微博到微信裡,給微信好友看,就像這樣:
微信好友點開你分享的微博,可能會在底部看到「内容來自誰誰誰的分享」,你的微博名就暴露了。
網友們苦心隐藏的微博名,就此現形。
這個bug被發現後,微博修改了分享機制,總算不用太擔心了。
但是,在其他跨應用分享過程中,還是會出現暴露用戶名的情況。
比如從快手分享一個視頻到微信,每次都會顯示自己的賬号。
大哥,我隻是想分享一個視頻給微信好友,并不想把我整個賬号給分享出去呀,不知道 App 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
共享屏幕
自從線上會議、線上學習的情況多起來,經常會聽到有人因為「共享屏幕」功能而社死。
打開共享屏幕功能後,你在手機或者電腦上正在做什麼,參與線上會議的人都能看到,所以真的要小心再小心,勾選清楚分享的範圍。
很多人是因為暴露了聊天記錄而社死,像這樣:
舍友間的調侃都已經沒羞沒臊,更别提小情侶之間......
還有人上網課摸魚,以為同學老師不知道,實際上自己在看小*文的全程,都被屏幕共享直播出去。
投屏
投屏功能跟共享屏幕有類似之處,也是把自己手機或電腦上的内容給全部人看到,是社死高發地。
在員工大會上,投屏手機時來了條吐槽單位飯堂的消息。這下可好,全單位都知道了。。
機哥還有個朋友,是爸媽親戚來家裡看電視,他在另一個房間玩手機,不小心把手機相冊投屏到電視上了。
他還全然不知,直到隔壁傳來老父親的驚叫。。畫面太美,此處省略圖片。
藍牙
現在大家手機電腦基本都常開藍牙功能,藍牙音箱/耳機更是常用。
不小心連錯的話又是社死,雖說藍牙通常隻是共享聲音,但沒比上面共享畫面好到哪裡去。
比如這張著名的梗圖,懂的都懂:
不盤點不知道,原來各類App和智能硬件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造成過那麼多社死現場。
一方面是有些功能或者使用細節,我們沒留意到。但另一方面說明,很多 App 在設計上,可以做得更清晰些。
或者,像浏覽器隐私模式那樣,直接出個「防社死」模式,機哥是第一個支持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