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學校,書院之名始見于唐代,發展于宋代。最初,書院為民辦的學館,原由富室、學者自行籌款,于山林僻靜之處建學舍,或置學田收租,以充經費。後由朝廷賜敕額、書籍,并委派教官、調撥田畝和經費等,逐步變為半民半官性質的地方教育組織。藏書、供祭和講學是構成書院的“三大事業”。
衆所皆知,江西曆史文化悠久、璀璨,人們常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來形容。在江西古代文化發展進程中,書院衆多,最著名的有四大書院:九江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吉安的白鹭洲書院、鉛山的鵝湖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觀,享有"海内第一書院"之譽,被評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白鹿洞書院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南宋理學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又稱《白鹿洞書院教規》影響後世幾百年,其辦學的模式為後世效仿,傳至海外的日本、南韓及東南亞一帶,白鹿洞書院譽享海外。
白鹭洲書院,創建于南宋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在江西省吉安市東部,于贛江中雙水夾流之處,有一座如中流砥石的綠洲,這就是著名的白鹭洲。東南洲頭的綠樹叢中,有兩座重檐高閣、巋然聳立的古樓,這便是聞名遐迩的白鹭洲書院主體建築之一的風月樓和雲章閣。據文獻記載,白鴛洲的得名,淵源于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詩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名句。
鵝湖書院,位于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鵝湖山北麓, 原鵝湖寺西側,距河口鎮15公裡。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在此聚會講學。自東晉以來,曆經唐、宋、明等朝,都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朱熹與陸九淵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的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
豫章書院,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進賢門内(南昌第十八中學),先後以理學祠、孝廉堂、書院等形式出現,為古代江西學術思想的傳播、人才培養的著名官學機構。書院創建于南宋,為當時理學家們傳播朱程之學的基地。明代一度改"豫章二十四先生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改名為"理學名賢祠"。康熙三十一年(1692)巡撫馬如龍重建,聘南昌進士熊飛渭為山長;選江西各府、州、縣、廳學之生員俊秀者入學。五十七年(1718),康熙皇帝禦書"章水文淵"四字門額賜予書院,使書院進入了曆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由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重視,豫章書院成為全國聞名遐迩的大型書院之一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