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李贽思想評價

李贽思想評價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1 14:59:01

如今通州西海子公園西北處,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有一處墓葬,是遊人常去憑吊之處,那便是李卓吾墓。

李贽思想評價(明代思想家李贽為何頗受争議)1

通州西海子公園裡的李卓吾墓。白繼開攝

李卓吾就是明代思想家李贽(1527-1602)。在明代,李贽是一個頗受争議的人物,他以孔孟傳統儒學的“異端”而自居,對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重農抑商以及一些假道學之流大加批判,甚至提出了反對以孔子的是非觀為是非标準的觀點。這在那個時代,是驚世駭俗的言論。李贽的觀點吸引了很多年輕人,但同時,因為他的觀點受到朝廷的打壓,很多人又離他遠去。

李贽七十多歲時,因為一位忘年好友的鼎力相助,得以寓居通州,他人生最後的歲月在通州度過,死後也葬在通州。

坎坷求仕路

李贽1527年出生于福建晉江,嘉靖三十一年(1552)考中舉人,但是他兩次考進士都不中,四年後,李贽出任河南共城(今輝縣市)教谕(類似教育局局長)。做了三年教谕,嘉靖三十九年,李贽任南京國子監博士,嘉靖四十三年任北京國子監博士,嘉靖四十五年任禮部司務。萬曆五年(1577)任雲南姚安知府。雖然做着官,但生活仍然清貧。

嘉靖三十九年,父親去世,時任南京國子監博士的李贽回鄉治喪,依禮制丁憂三年。此時,正值東南沿海倭亂,他與妻女遇上倭寇圍城。服喪期滿,李贽攜帶全家三十餘人遷居北京,一時又得不到任職,隻好找些塾師之類的活路。十個月後好不容易得了個北京國子監博士(從八品教官),又傳來祖父辭世的噩耗,他再次攜家帶口回原籍守孝。經此一番折騰,本來就不寬裕的他更為拮據。

當他把祖父的喪事安排好之後,回到共城去接妻女,才得知更悲慘的消息:當時他将妻子與三個女兒安頓在當地,為他們買了幾畝田,豈知後來河南大災,當地赈濟緩慢,兩個小女兒竟被活活餓死。

痛苦的經曆,再加上在擔任禮部司務期間,開始研讀王陽明的學說,這些因素促使李贽思想發生極大的轉變。李贽此時也結識了泰州學派(王陽明去世後,其弟子王艮回到泰州講學,後人稱他們為泰州學派)重要人物如王畿、羅汝芳、耿定向等人,他們注重社會底層人的感受,緻力于開啟民智,這些思想深得李贽的喜歡。

萬曆九年(1581),李贽從雲南辭官,先後寄寓湖北黃安、麻城等處,講學著述。在麻城講學時,從學追随者男女數千人。常發表驚世駭俗言論的李贽,在行為上同樣反叛:他于萬曆十六年(1588)夏在麻城一座寺廟落發出家。

因為有過短暫的京城做官的經曆,而通州是南方到京城的水路要沖,他與通州有過多次交集。第一次是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李贽偕夫人和孩子到北京等待朝廷新的任命;第二次是在隆慶元年(1567),李贽到北京,在禮部當差;第三次是在萬曆二十五年(1597),李贽逃難到北京,住在西山極樂寺。他在《續焚書·與潘雪松》中寫道:“彷徨未定,複同肖川至潞河登舟,獲遂見老丈于城下,雖非仆之得已,然亦可遂謂仆之無可奈何哉。”這是李贽第三次到北京,他從潞河下船,來到通州城,再到北京,暫住到西山極樂寺。第二年春天,他又乘船沿大運河離開北京。據記載,李贽在72歲前,至少有6次到過或路過通州。

生死之交馬經綸

而李贽晚年寓居通州離不開他的一位生死之交:馬經綸。因為李贽驚世駭俗的言論,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馬經綸當時就是李贽的“鐵杆粉絲”之一。

馬經綸出生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字主一,号誠所,順天通州(今北京通州)人。馬經綸從小就聰明好學,27歲考取己醜科進士,最初在工部實習觀政,萬曆十七年(1589)至萬曆二十二年(1594)任山東肥城知縣,為民愛民,政績顯著。萬曆二十三年,馬經綸升任監察禦史,因事抗疏,被免職回到家鄉通州。

他終日誦讀經書史籍。在家鄉,耿直仗義的馬經綸,做了很多好事善事,先後遷葬工部左侍郎李欽,安葬老師李春雩、摯友武含春等。他又置立義地,埋葬窮人,而且每年要接濟貧士。他為通州林氏婦女撰寫的《列婦林氏墓碑記略》收錄在光緒《通州志》卷十《藝文·墓志》中。

還在做官的時候,比李贽小三十多歲的馬經綸,就對李贽仰慕已久。而在罷官後,潛心研讀典籍的馬經綸對李贽那些“離經叛道”的思想越來越認同。他們常詩文往來,由此建立了牢固的友情。

李贽第三次離京(1597)後,寓居在好友山東濟甯漕運總督劉東星府宅。在此期間,馬經綸到山東去找李贽,赓續友情,期間二人對《周易》再次進行了研讨。後來馬經綸有事要回通州,七十多歲的李贽堅持以老邁之身千裡相送,一直送到天津直沽。當經過大運河臨清閘時,李贽感慨萬千,賦詩《同馬誠所出臨清閘》,慨歎他們的友情:千艘萬舸臨清州,閉閘開關不自由。非利非名誰肯在,唯君唯我醉虛舟。

1600年夏秋之際,李贽結束山東濟甯、南京等地的遊曆,再次回到湖北麻城,這次他遭遇到了麻煩。因為李贽離經叛道的學說,引起了當地鄉紳的極大不滿,他們散播李贽會妖術的謠言,煽動普通百姓圍攻李贽。

聽說李贽遭受迫害,馬經綸長途跋涉三千裡到湖北,去救援李贽。為了便于照顧李贽的生活,馬經綸決定将李贽接到自己通州的家中。

萬曆二十九年(1601),李贽到通州後,每日與馬經綸研讀《易經》。李贽繼續寫作《易因》這本書,并與馬經綸共同讀《易經》,他常引蘇東坡的話,“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來表明他做學問的态度。閑暇之餘,馬經綸還陪同李贽及随行人員到周邊地區遊玩。李贽在《溫泉酬唱有序》中記錄了他來通州後的一次外出情景:春日餘同馬誠所侍禦北行,路出湯坑,商城張子直舜選,攜其甥盛朝衮,其小友陳壁,俟我于此,連飲三日,然後複同往……

這一年,“公安三袁”之一的袁中道也到通州拜訪李贽,當年李贽在湖北講學時,袁中道深受李贽的影響。

李贽在《書小修手卷後》中說:“歲辛醜,餘在潞河馬誠所,又遇袁小修三弟,雖不獲見太史家兄,得見小修足矣,況複見此卷乎!”交談中,袁中道因為聽聞李贽喜好食肉,認為過多食肉不利健康,所以就勸他少吃肉,但是李贽沒有聽從。這年夏天,好友劉東星也多次派人來接李贽,他婉拒了劉東星的好意,隻是抄寄給他所寫的雜記以示紀念。

也許是經曆了長時間的飄搖無定的生活,李贽對通州的生活感到很滿意,在來到通州後不久,就寫了一首詩《夏至後二日馬曆山園池小集》:隻在此通州,居然足勝遊。清陰迷釣叟,曲水系荷舟。面細非燕麥,茶香是虎丘。今宵有風雨,我意欲淹留。

在通州,李贽抓緊時間寫作,繼續修改《易因》。據他自己記載:“與馬公讀《易》,每卦千遍,一年而《九正易因》成。”這是他最後的學術著作,寫完《易因》書稿後,他請馬經綸提建議,馬經綸建議将書名改為《九正易因》。聽到好友的建議,李贽非常高興,他把這件事記錄在本書的《自序》中。

當李贽在通州度過他難得的閑适時光時,朝廷中一些人對李贽的迫害沒有停止。萬曆皇帝将李贽投入京城大獄。馬經綸多方營救,多次幫助李贽辯解開脫。馬經綸在《與李麟野都谏轉上蕭司寇》中說:“(李贽)平生未嘗自立一門戶,自設一藩籬,自開一宗派,自創一科條,亦未嘗抗顔登壇,收一人為門弟子。”大意是說,李贽也不拉幫結派,也不反抗朝廷,這樣的人何罪之有,朝廷應該馬上釋放李贽。也許是馬經綸的努力起了作用,朝廷不打算繼續關押李贽,而是要将他發回原籍。李贽得知消息,覺得這是對他的莫大侮辱,決定以死表達自己的抗争。

袁中道對李贽之死有這樣的記載:“一日,呼侍者剃發。侍者去,遂持刀自割其喉,氣不絕者兩日。侍者問:‘和尚(李贽的自稱——編者注)痛否?’以指書其手曰:‘不痛。’又問曰:‘和尚何自割?’書曰:‘七十老翁何所求!’遂絕。”李贽故意呼獄中侍者剃發,趁機奪剃刀割喉自刎,且在血泊中輾轉兩日而亡,李贽的剛烈,令人慨然敬佩。

李贽的去世,最悲痛的莫過于馬經綸,他費盡周折,把李贽遺體運回通州,并安葬在城北迎福寺西側的一個高坡上,這是李贽此前與馬經綸讨論後挑選的地方,李贽生前好友焦竑題寫了“李卓吾先生墓”六個字。八年後,李贽的學生汪可受、梅掌科、蘇侍禦捐資為李卓吾樹碑。李贽去世後,當時的很多文人學者到京城來,都要到李卓吾墓前悼念。崇祯八年(1633)由劉侗和于奕正合著的《帝景景物略》中記載了李贽墓的情況:“冢高一丈,周列白楊百餘株。碑二:一曰李卓吾先生墓,秣陵焦竑題。一曰卓吾老子墓,黃梅汪可受撰,碑不志姓名鄉裡,但稱卓吾老子也。”

數百年來,李贽墓曆經變遷,遷到了現在西海子公園的位置。李贽也成為了通州曆史文化的名片。

(原标題:明代思想家、“泰州學派”一代宗師

李贽晚年寓居通州)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 劉永加

流程編輯 劉偉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