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學習時,老師曾叮囑我,千萬不要覺得中醫簡單,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一模一樣病症的患者,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千萬不能指望着一張方子走天下。這句話我一直銘記到現在。
前年冬天接診了一位病人讓我印象深刻,這位病人當時50多歲了,來找我時腰疼十分難受,遇到陰雨天氣還會加重,我觀察到患者臉上都發青。
再仔細看患者脈象沉緩而澀,舌暗紅,舌下血絡怒張,整個人精神疲倦,呻吟不已。經了解,患者從發病到現在,已經三年了。
思索片刻後我想起了一張方子——
當歸,乳香,甘草,熟地,桂枝,川芎,赤芍,烏梢蛇,沒藥,丹參,蘇木。水煎服,每日一劑。
結果,患者藥用20劑,諸證悉平。後來稍作加減,做成丸藥服用,患者慢慢恢複工作了。
其實啊,這張方子正是黑龍江杏林前輩鄭師的烏桂四物湯加減。
因為我觀察到這個患者面色發青,舌紅說明有淤,脈象沉緩,說明氣血不足,說白了就是寒濕襲入筋脈,經久不愈,導緻血瘀,不通則痛。
方中熟地、當歸、川芎、白芍,這是養血活血的。烏梢蛇和桂枝搭配,祛風除濕、溫經散寒。在這個基礎上,再用乳香、沒藥、丹參來活血化瘀,以蘇木活血祛瘀止痛,這就是基本意圖。
醫者仁心,隻盼天下無疾。所以我将此方分享出來,可能又有人問了,你怎麼不順便把劑量分享出來啊,是不是還有别的意圖啊,這還真的要給大家解釋下,因為有些人可能治病心切,看到文章患者體質與自己情況差不多想着自己也可以用,但是開頭也說了,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專業醫師辯證後應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