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财能夠獲得衆多投資者青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為它的收益有多高,而是因為它的風險相對較低,收益比較穩定。不過,銀行理财的收益穩定,并不是說給出的收益就一定能實現。有些銀行理财因為業績不達标,最後還不得不将業績比較基準收益進行了下調。
什麼是業績比較基準收益?
銀行理财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可視為銀行理财的預期收益。我們知道,銀行理财的收益率是浮動的,在理财産品沒到期之前,誰也不知道它的具體收益是多少。
而對于投資者來說,在買理财産品時,又十分看重理财産品的收益。所以為了給投資者有一個參考标準,一般理财産品都會給出一個預期收益或業績比較基準收益。
不過,銀行理财因為已經全面淨值化,理财産品的收益就完全取決于它的淨值漲跌,所以它的收益也不好預計了,因此便用業績比較基準收益取代了預期收益。
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的形成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根據該産品過去某段時間的業績表現得出的,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那些無固定期限的老産品上。
另一種就是根據同類産品過去某段時間的業績表現得出的,主要是出現在新發行的理财産品上。
所以,業績比較基準收益就是根據理财産品過去的收益預測出的未來收益,并不一定就是它的真實收益,實際的收益達不到這個水平也就沒什麼好驚訝的。有些銀行理财在發現實現不了這個收益後,就會對其進行下調,以避免對投資者形成誤導。
比如某國有銀行發行的一款理财産品,就将其年化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由2.7%—4%下調到了2.5%—3.8%,并且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那麼,銀行理财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的下調,意味着什麼呢?
銀行理财業績比較基準收益下調意味着什麼?
首先,就是意味着原本預計的收益不能實現了。因為銀行理财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之所以要下調,就是因為上一期産品的實際收益沒能達到這個水平,否則也就沒必要調整。
對于投資者來說,即便是知道業績比較基準收益不是最終的實際收益,可當初買理财産品時,顯然是沖着業績比較基準收益去的,自然也是希望可以拿到這個收益。
所以當原本預計的收益沒能實現時,肯定是有影響的,不過這也算是投資理财的風險之一,很難避免。
其次,可能意味着市場利率仍處于下行中,因此對穩健型投資理财的收益預期也需要下調。銀行理财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下調如果隻是在個别産品身上出現,那可能就跟市場無關,可如果有大量的銀行理财都下調了業績比較基準收益,肯定就跟市場脫不開關系了。
由于大部分的銀行理财的主要投資方向為固定收益的資産,比如債券、存款等,所以其收益就會受這些固定收益資産的利率變化影響。當資産的利率下降時,理财産品的收益也會下降。
而銀行理财出現大面積收益下降時,其他穩健型理财的收益同樣面臨下降的壓力。因此,如果打算買穩健型理财的,就最好降低一下收益的預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