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身上過敏起疙瘩有什麼偏方可治嗎

身上過敏起疙瘩有什麼偏方可治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2 23:43:48

身上過敏起疙瘩有什麼偏方可治嗎?癢癢癢,腫腫腫,咳咳咳……是的,你又過敏了食物、灰塵、花粉……過敏原千千萬,總有一款纏上你更可怕的是,“過敏一族”越來越壯大,過敏大作戰愈發激烈,近20年患病率日益增加,預計2050年全球将有一半人口患有過敏性疾病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皮膚科董正邦副主任醫師跟你說說過敏那些事兒,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身上過敏起疙瘩有什麼偏方可治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身上過敏起疙瘩有什麼偏方可治嗎(皮膚科專家有妙招)1

身上過敏起疙瘩有什麼偏方可治嗎

癢癢癢,腫腫腫,咳咳咳……是的,你又過敏了!食物、灰塵、花粉……過敏原千千萬,總有一款纏上你。更可怕的是,“過敏一族”越來越壯大,過敏大作戰愈發激烈,近20年患病率日益增加,預計2050年全球将有一半人口患有過敏性疾病。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皮膚科董正邦副主任醫師跟你說說過敏那些事兒。

圖源 視覺中國

過敏到底是個啥?

董正邦副主任醫師介紹,過敏反應也稱變态反應、超敏反應,是人類相當常見的現象。通常而言,過敏反應是機體對有害的環境物質、植物化學成分、刺激物、空氣微粒等産生的保護反應,通過打噴嚏、咳嗽、瘙癢、嘔吐和腹瀉等都把機體不想要的東西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排出體外。但有時候,這些防禦會變得極端,即使接觸到極少量的過敏原,人體也會出現反應,最終導緻病理性的過敏症狀,稱之為過敏性疾病或變态反應性疾病。

過敏難纏的原因還在于它的“輻射”範圍廣。它是一種全身疾病,可發生在全身的任何部位, 但以鼻部、皮膚、眼部、氣管支氣管、神經系統、胃腸道多見。醫學術語“過敏三聯症”就是指包含了濕疹、哮喘、花粉症及食物過敏在内的多個系統的過敏症狀。

圖源 視覺中國

娃娃期是學習耐受的好時機

董正邦副主任醫師介紹,過敏性疾病的發病因素較多,目前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比較明确,如果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中有人存在過敏症狀,他們的孩子發生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就很大。而生命中的早期階段,如胎兒、新生兒甚至初學走路的時候,是學習如何耐受的最好時機。

專家指出,随着年齡增長,過敏性疾病的表現會發生階段性變化,各系統持續地出現不同的過敏症狀的現象。例如,嬰兒最早出現的是特應性皮炎和食物過敏,1歲以後逐漸出現反複喘息和哮喘、過敏性結膜炎和過敏性鼻炎。因此,對于過敏性疾病的防治應該從最早期的特應性皮炎開始。

圖源 視覺中國

特應性皮炎複雜真難纏

專家介紹,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典型的過敏性皮膚病,常常出現皮膚幹燥、反複發作的慢性濕疹樣皮疹和劇烈的瘙癢,該類患者多合并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過敏性疾病。

特應性皮炎的發病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主要影響皮膚屏障功能與免疫平衡。患者常常出現聚絲蛋白基因的缺陷,從而造成表皮中聚絲蛋白合成的減少,甚至缺失,表現為皮膚幹燥。環境因素包括氣候變化、生活方式改變、不正确的洗浴、感染原和變應原刺激等。過于衛生、西式飲食等現代生活方式,及環境污染、被動吸煙等環境暴露等也可能參與特應性皮炎的發病。

還要警惕吃下去的過敏

食物過敏,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過敏原因。尤其是牛奶蛋白過敏,是嬰兒期常見的過敏性疾病,這與嬰幼兒的家族過敏史、腸道屏障功能發育不成熟及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

專家介紹,食物過敏與不耐受不同,除了胃腸道症狀,還可出現皮膚症狀和呼吸道症狀。典型的胃腸道症狀表現為進食過敏食物後幾分鐘到2小時内發生惡心、腹痛、腸絞痛、嘔吐、腹瀉等,部分兒童隻出現亞臨床症狀,表現為食欲差、生長發育遲緩或間斷腹痛。

皮膚是第二個最常出現症狀的靶器官,食入過敏食物可很快出現皮膚症狀或使慢性過敏者症狀惡化,常見的過敏症狀有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腫、特應性皮炎等。食物過敏很少會單獨引起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症狀,但有時可能導緻氣道反應性增高。

過敏原檢測能揪出“真兇”

董正邦副主任醫師指出,過敏性疾病的診斷除了需要詳細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過敏原檢測也是診斷評估過敏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另外,查找過敏原并給予針對性防控,對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作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專家介紹,過敏原檢測主要分為體内檢測和體外檢測兩大類。體内檢測主要包括皮膚試驗、口服食物激發試驗;體外檢測主要有IgE依賴的過敏原檢測及非IgE依賴的嗜酸細胞陽離子蛋白檢測。主要注意的是,IgE依賴過敏原檢測陽性僅提示為緻敏狀态,并不等同于罹患過敏性疾病,應結合既往過敏病史和臨床症狀進行檢測結果解讀。

過敏原檢測有助于提醒患者遠離過敏原,開展過敏原的脫敏治療。但需要注意的是,脫敏治療是個漫長的過程,一般需要兩三年,而且有一定的風險,療效也因人而異,并非适合所有過敏者,需要醫患雙方充分評估和溝通,共同配合和努力。

專家建議,嚴重的過敏性疾病可累及氣道、呼吸及循環系統,出現的低血壓或支氣管痙攣或喉部症狀導緻死亡。此時,應積極的進行自我救治并尋求醫療幫助,盡快到醫療機構進一步診治。

此外,專家提醒,過敏性疾病的日常治療管理應該從整體考慮,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患者及其家屬要了解過敏性疾病的相關健康知識,注重環境、飲食、運動及情緒的調養,避免容易引起病情發作的事件以及緻敏物質,從而更好更快地控制病情。

通訊員 劉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校對 李海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