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遜 腎病科主任醫師
腎病朋友都知道,血肌酐與尿蛋白非常重要,血肌酐不能高,尿蛋白必須降下來。關于腎功能的血肌酐與尿蛋白的問題,腎為先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談到。問題的關鍵是,腎友隻關注血肌酐與尿蛋白,行嗎?答案是:當然不行。
得了腎病之後,為了避免尿毒症的發生,下面的這些指标也很重要。
1.血尿酸
血尿酸水平必須降下來,因為高尿酸血症也會傷腎。比如,促使腎髒的炎性反應和纖維化的形成;引發腎髒産生尿酸鹽結晶和結石,導緻梗阻性腎病;導緻全身性和腎小球性高血壓;使腎血流量減少和血管病變;促進腎衰竭的進展;等等
如合并嚴重痛風的慢性腎髒病患者(痛風石、慢性關節病變、痛風反複發作>2 次/年):建議控制血尿酸<300 µmol/L;其他慢性腎髒病患者:建議控制血尿酸在年齡、性别所對應的正常範圍,一般建議血尿酸<420 µmol/L(非絕經期女性<380µmol/L)。
2.血鉀
腎病患者常常出現血鉀的異常,血鉀高了或低了都不行,尤其是高鉀血症。我們稱高鉀血症為慢性腎髒病的“隐形殺手”——它“悄悄”地來,多數情況下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卻可引起嚴重後果,如心律失常,甚至猝死。高鉀血症是慢性腎髒病常見的嚴重并發症,必須及時治療,否則後果嚴重。
正常血鉀濃度是在3.5-5.5 mmol/L之間,當檢測的血鉀深度高于5.5 mmol/L即為高鉀血症,大于6.5 mmol/L則為嚴重高鉀血症。
慢性腎髒病患者應定期檢查血鉀,尤其對于慢性腎髒症發展到中晚期患者,如慢性腎功能不全及尿毒症等。有高血鉀風險的腎病患者,應限制飲食中鉀的攝入量,并盡可能避免使用可引起高鉀的藥物。
3.血紅蛋白
腎病患者合并貧血現象非常常見,檢查血常規發現血紅蛋白(血色素Hb)低于正常。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就有貧血。
與腎功能不全相關的“腎性貧血”,需補充“促紅細胞生成素”(隻能通過藥物補充),此外,還應注意補充造血“原料”,如鐵、葉酸及維生素B12等,尤其應注意鐵劑的補充,如果慢性腎病的胃腸道症狀明顯,不能耐受口服鐵制劑(如琥珀酸亞鐵片)治療,還可通過靜脈使用鐵劑(如蔗糖鐵)。另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通過飲食補充鐵,如動物肝髒、動物血及紅肉類等。
腎性貧血治療的目标值為Hb在110—120g/L之間。
4.血壓
在慢性腎病患者中,超過半數存在血壓增高的情況,終末期腎衰竭及透析患者中高血壓的發生率更高。但是,即使吃了降壓藥,其中近半數患者的血壓未控制達标。也就是說“吃降壓藥≠血壓控制理想”。另外,飲食中的鹽的攝入量的多少對血壓的影響非常巨大,在選擇降壓藥的同時,還必須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
慢性腎髒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标有别于非腎病患者,如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小于1.0克,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内;如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于1.0克,血壓應控制在≤125/75mmHg以内。盡量選擇沙坦或普利類降壓藥,另外,日常的血壓監測也非常重要。
5.血糖
長期高血糖狀态會對腎髒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除了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的使用之外,合理的選擇主食對于控制血糖及延緩腎病進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像地瓜與山藥等,都是糖尿病腎病或腎病合并血糖增高患者比較理想的主食。另外,充足的綠葉菜對血糖的控制也很重要。
建議的血糖控制目标:中青年人(19-49歲)4.4-6.1mmol/L;中老年人(50-79歲)4.4-7.0mmol/L;高齡老人(80歲以上)6.0-8.0mmol/L。
6.體重指數
肥胖導緻的體内代謝紊亂及炎症環境等,都是進行性腎功能下降的危險因素。體重指數(BMI)是評價肥胖程度的一項指标。腎病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與體重進行計算,具體公式為:體重(公斤kg)÷身高(米 m)的平方。
體質指數(BMI)建議控制目标為18.5-23.9kg/m²。如果你的BMI超過24,那麼,腎為先建議你該減體重了。通過合理的運動,減少油脂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逐漸把體重下來,才能更好的保護腎功能,延緩腎病進展。
确實如此,血肌酐與尿蛋白是反應腎病病情嚴重性的最重要指标,血肌酐高了直接與腎功能損害程度相關,尿蛋白高低則反應病情嚴重性與療效好壞。可小夥伴們知道嗎?血尿酸水平、高鉀血症、是否貧血、體重指數、未控制的高血壓及高血糖等,與病情嚴重性及腎病進展密切相關。因此,腎病朋友隻關注血肌酐與尿蛋白是遠遠不夠的。
文章來源于《腎為先》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