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從出生就注定了。了解自己的血型是輸血或捐贈前的必要步驟,其實,它還能“預知”未來患上某些疾病的風險。
臨床中,抗原是紅細胞表面的一種蛋白質,血型就是根據抗原類型進行區分的,通常可分為A型、B型、AB型或O型。A型是最古老的ABO血型,O型、B型出現的時間要更晚。像大多數基因突變一樣,後兩者賦予了攜帶者一些優勢,比如對某些疾病的抵抗力。
8月31日,發表在美國《神經學》雜志、由美國馬裡蘭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荟萃分析顯示,一個人的血型可能預示着60歲前的中風風險。
8月31日,美國《神經學》雜志發表美國馬裡蘭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最新研究顯示,一個人的血型可能預示着60歲前的中風風險。
該研究的數據來源于“早發性中風聯合會”,共納入48項有關遺傳信息和缺血性中風的研究,總計1.7萬名中風患者、約60萬名從未中風的人。分析結果發現,與遲發性中風和從未中風的人相比,出現早發中風的人多是A型血。與其他血型相比,A型血人群早發中風風險升高了18%,O型血人群風險比其他血型低12%。
研究人員表示,A型血“附加”的風險可能與凝血因子相關,比如血小闆、血管周圍細胞以及其他循環蛋白,它們均可在血栓形成中發揮作用。臨床仍需更多研究來闡明中風風險增加的機制。研究人員強調,雖然中風風險有所增加,但仍在可接受範圍内,A型血人群不必過于擔心。
其實除了中風,血型還與不少疾病相關。
A型血:容易焦慮,消化系統腫瘤風險高,感染新冠可能性大
壓力會提高皮質醇(一種與壓力有關的激素)水平,A型血人群體内的皮質醇水平更高,因此更易焦慮。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人員曾對超1.8萬名參試者進行了長達20多年跟蹤調查。結果發現,A型血人群消化系統腫瘤的發病風險更高。患胃癌、直腸癌的風險比B型分别高出25%、22%,比AB型血分高出24%、32%。在所有血型中,B型血人群患癌風險最低。
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20年6月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A型血人群的新冠感染風險比非A型血人群高45%,O型血人群的新冠感染風險則比非O型血人群低35%。
A、B型血:糖尿病、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更高
發表在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官方期刊《糖尿病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A型、B型血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會高21%。研究人員還無法确定确切的原因,推測是因為血型會對胃腸道微生物群産生影響,進而幹擾葡萄糖代謝。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另一項研究表明,A、B型血人群手臂、腹股溝和腿部的深靜脈形成血栓的可能性高出31%。
AB型血:易出現認知減退
ABO基因與腦功能、記憶力減退也有相關性。2014年,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雜志的研究表明,AB型血可能會增加認知障礙的患病風險,比A、B和O型血人群高82%。
A、AB、B型血:心髒病風險高
由于心髒需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血型對其影響不小。2012年,美國《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學》雜志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發現,A、B 或AB型血人群患冠心病的風險分别比O型血人群高5%、11%和23%,可能是由于他們的凝血因子水平比O型血人群高25%~30%。此外,ABO基因是A、B或AB型血人群特有的基因,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唯獨在O型血人群中不存在。
O型血:更易出現胃潰瘍、生育問題,但胰腺癌風險低
2010年,發表在《中華醫學雜志》的一篇論文顯示,O型血人群體内的幽門螺杆菌更易附着在胃腸黏膜細胞上,進而對胃壁造成破壞,增加胃潰瘍風險。2021年,發表在《eLife》的研究中,在病毒、其他特定腸道感染性疾病中,O型血人群患病幾率更高;發生腎髒、輸尿管結石的幾率比B型血人群高。
此外,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O型血人群體内的促卵泡激素水平更高,可能表明卵巢儲備不足、卵子質量較差。此外,O型血女性在懷孕期間更易患上高血壓。
但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與其他血型相比,O型血人群患胰腺癌的風險降低了37%。這是由于A、B型血的紅細胞攜帶了兩種特異性抗原,有助幽門螺杆菌在腸道中增殖,因此罹患胰腺癌風險相對更高。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輸血科副主任侯瑞琴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血型無法人為改變,雖然似乎預示着不少疾病的風險,但目前尚不清楚它的作用是大是小,也不能斷言血型是疾病的必然誘因。因此,比起擔心血型的影響,不妨堅持合理膳食、适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築牢健康的“四大基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