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買了一台acer筆記本電腦,我和朋友說:“我買了台宏qí電腦。”“我們一般都讀宏jī。”朋友回答道。
我趕緊上網查了一下,原來網上關于宏碁的讀法也是衆說紛纭。
第二天,另一個朋友問:“聽說你買電腦了,什麼牌子的?”
我斬釘截鐵得說:“hóngjī電腦。”
我改變了自己的讀法……也感覺有點尴尬
宏碁的創始人施振榮在2003年5月11日央視國際的《對話》中。施振榮說:如果你看宏碁(qí),實際上它應該讀成“棋”。它就是一盤一盤很大很大,宏偉的一盤棋。所以我經營這個企業就像下一個永無邊界的棋,不是十九乘十九,是沒有邊界的一個棋了。我退休之後,我還在繼續在下我的棋,人生的棋。印證了該品牌應讀為宏碁(qí)。
但是電視新聞把宏碁讀hóngjī,消費者和賣電腦的,也都讀hóngjī,是不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acer官方應該是從來沒有正式澄清過宏碁的讀法。
acer懂得妥協的藝術和順天應人的道理。
彼得·德魯克認為,無論是多麼偉大的企業家,在做決策的時候,也必然會遇到阻礙,并最終不得不選擇妥協, 妥協是決策的常态。一個不會妥協的決策者也不是一個好的決策者。
老子《道德經》講“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大道不會刻意施為,而是遵循大道的規律行事,從而自然成就所有事。老子提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觀點,是為了強調人應該順應自然之理去行事,不要去做違逆自然的事。
acer無疑懂得其中道理: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不與消費者争對錯,努力做好該做的事情。不在細枝末節上糾結,集中精力做大事。
主動了解和适應消費者的喜好與習慣。任何時候都和消費者現在同一立場。
如果強行糾正,就會形成“欲以一浪平一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窘境,導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浪費太多資源。
決策的首要任務是制定的決策可以立即執行,而不在于争論決策對與錯。
管理的任務是達成企業經營目标,做出消費者認可的高質量産品。
在工作中,我們難免會堅持自己的觀點是正确的。
與同事之間,跨部門溝通,過于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懂得适度妥協,那最後可能的結果是:工作陷入僵局,無法再向前推進。雙方除了拿工作為籌碼,為自己出惡氣外,沒有任何收獲。
優秀的人要懂得放低身段,甚至是放下個人尊嚴,把達成工作目标放在首位,在正确的時機向别人妥協。
我本人經常和另一個部門的領導搭配做事,她非常強勢,我都會事先征詢她的意見,隻要她肯合作去推進項目,所有的工作搭配方式、分工合作内容全部按照她的想法來。雖然有時候一肚子氣,但是轉過頭想一下,任務目标完成,才是工作最大的尊嚴,沒有結果輸出,一切都是枉然。
在這樣的工作搭配下,我們每次都能順利完成任務,她對我的工作也是十分認可的,因為我讓她感覺到了,所有的事情是她在主導。
妥協是對對方的尊重——尊重對方的利益、價值觀及習慣。
妥協是必要的讓步,最終是為了實現雙赢、共赢。
妥協是一門藝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