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佳瑩 全琳珉 苗麗娜
紹興人是幸福的:在家門口坐上地鐵,隻消一個小時就能接上四通八達的杭州地鐵網;搭上寬敞的城際列車,甯波也近在咫尺……
然而,這樣的幸福也是把雙刃劍。
交通越來越便捷,環伺身側的杭州、甯波對紹興的虹吸效應也會愈發強烈。浙江省黨代會報告提出“支持紹興融杭聯甬打造網絡大城市”,紹興也提出了“建設高水平網絡大城市”的目标。
“網絡大城市”是新概念還是破局策?紹興如何破解客觀存在的虹吸效應,在“左右逢源”中夯實立身之本?
在強鄰間突圍
早些時候的西施之争、王陽明之争,雖有些意氣使然,但客觀上體現了紹興與杭甬之間的緊密的關系。
如今,紹興民間還常常會有這樣的流言:聽說柯橋要并給杭州了?上虞要劃給甯波了?
笑談中,投射出紹興的尴尬。
去年紹興地鐵1号線柯橋段開通不久,湧金君曾前往紹興采訪。當時,當地就對地鐵帶走的客流量會否遠大于引入的,存在過疑問。
同時,紹興的東西兩端,分别是上虞、嵊州、新昌和柯橋、諸暨。這些強縣(市、區)曾因長期以來的發展模式和地理區位因素,與周邊的杭州、甯波聯動較多,反而稍稍“冷落”了市中心的越城區,形成了兩頭大中間細的啞鈴結構。
除了交通因素,有專家分析,近些年紹興更感圍城之局的根本原因,還是發展模式的變化。
紹興經曆過塊狀經濟爆發式增長的年代。畫出近20年紹興GDP增長曲線圖後會發現,前十年間這條曲線與排名第三的溫州并駕齊驅。然而從2014年開始,曲線便平緩下來。2016年紹興在浙江各地市GDP增速排名中更處末位,之後才逐漸回升至2021年的全省第三位。
當前,在傳統資源驅動方式和縣域整合能力難以為繼的背景下,各地正在經曆“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都市區經濟”的快速轉型。紹興在縣域經濟時代靠成本優勢崛起的傳統産業,因環保壓力逐漸增大、産品附加值不斷壓縮,發展面臨瓶頸;而在城市經濟時代,撬動經濟發展的最大動能變成了人才和創新資源,這恰恰是最易受虹吸效應影響的領域。
正如今年初紹興市委一次務虛會上分析的,要加快從全市域、大灣區乃至長三角的更大空間集聚優化配置資源,培育自身獨特的競争優勢。
這兩年,紹興最讓人驚豔的集成電路産業便是這一思路的試水。從大手筆引入中芯國際開始,紹興集成電路主導産業産值從幾乎“零起步”一路飙升至2021年的400億元,正大步向千億規模邁進。
“選準一個空間足夠大的産業,鎖定一個差異化競争的領域,通過引入在産業鍊上具有絕對優勢的龍頭企業,快速吸納鍊上企業群。”
一位深度參與紹興集成電路産業崛起的業内人士說,周邊很多城市都想發展集成電路,但都缺乏紹興這樣“絕地反擊”的強大決心和魄力。
循着這一打法,近兩年,紹興還破釜沉舟式地引入比亞迪、敏實集團等行業巨頭。嵊州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産基地一期項目是比亞迪在浙江單體投資最大、産值最高的項目,從簽約到投産,前後隻用了8個月。今年5月下旬,紹興又拿下了總投資100億元的比亞迪濱海項目、敏實科技項目等……
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産基地
“紹興的突圍路徑是有迹可循的。”在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柯敏看來,在廣州和深圳兩座大城市之間,依然可以崛起佛山、東莞這樣的萬億GDP制造業強市,置身其中的紹興同樣有機會,成為杭甬“雙城記”發展廊道中的制造業脊梁。
當好“金扁擔”
如果說集成電路的打法為紹興的破局實現了“點上開花”,那麼,網絡大城市則是紹興全面突圍的最新謀劃。
什麼是網絡大城市?紹興相關負責人這樣解釋:網絡大城市是一種更加扁平化、更具靈活性的空間經濟組織形式。對内,它存在多個職能中心,在空間上彼此分隔,又能通過各自的功能相互聯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空間體系;對外,它是一個開放系統,既能在區域内多維連續與協調發展,又能與相鄰區域競争合作。
在業内專家看來,提出建設網絡大城市的主要原因還是紹興要進一步擺脫縣域經濟的路徑依賴,由“縣域”向“市域”轉型,從“節點”向“網絡”提升,全域整合資源,實現高效分工,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城市。而網絡化這種多中心集聚、扁平化治理的形式,是最适應紹興現狀的打法。
強化市區對其他市縣的輻射能力,這些年,紹興持續推進“三區融合”(越城區、柯橋區、上虞區三區融合)。但過去的發展模式有其慣性,不是說停就停的。
“紹興需要在中心城區還不是很強的情況下,通過網絡化來打通内部循環,集聚要素資源。”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秦詩立說,内部循環更加順暢後,杭州、甯波也能通過紹興聯系得更緊密,“金扁擔”的作用會更加凸顯。
對于紹興來說,建設網絡大城市有兩張網很關鍵:一是交通網,二是産業網。
紹興地鐵站标識
交通上,通過完善城市路網,縮短各區域之間的空間距離,為人流物流的暢通打好基礎。
今年,紹興将重點推進交通實施類項目77個,包括建成杭紹台高速城區段、紹興地鐵1号線等服務杭州亞運的交通項目;續建金甬鐵路、杭紹甬高速、杭州中環柯橋段、紹興地鐵2号線一期等融杭聯甬、市域互聯項目;開工建設杭紹台鐵路二期、柯橋至諸暨高速等項目。
産業上,調整優化各個區域的産業布局,通過“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給新興産業騰挪更多發展空間,增強紹興的産業核心競争力。
紹興目前正以濱海新區與杭紹臨空經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紹興片區為龍頭,依托省級開發區(工業園區),把以往零散分布在各地的工業功能區整合提升為7個各具産業特色的工業園區,并合理布局在每個縣市區,形成一個導向明晰、優勢互補、特色發展的産業生态體系。
杭紹臨空經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紹興片區是杭紹一體化合作先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濱海新區則是杭州灣“四大新區”之一,毗鄰甯波前灣新區,通過建設這兩個核心區域,杭紹甬之間的産業連綿帶能因此補足,相互之間的産業協同更有默契。
需注意的是,網絡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如何在建網的過程中,既達到多中心集聚的效果,又不會削弱紹興作為一個整體的市域競争力?
“發展模式要由單兵作戰向一體發展轉變。”紹興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全市一盤棋的思路非常重要。
例如空間布局上,把紹興8279平方公裡作為一個整體單元來謀劃——支持越城“中心崛起”、柯橋“東融西同”、上虞“擁江西進”、諸暨“杭紹同城”、嵊新協同發展。
堅持一體化與協同化推進,用交通通其經脈,産業重鑄血肉,紹興方能在融杭聯甬的同時,全面崛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