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會員制度怎麼樣?無論是零售、外賣或是出行、文化等領域,疫情加速了線上消費的滲透,流量決定互聯網平台的生死,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互聯網會員制度怎麼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無論是零售、外賣或是出行、文化等領域,疫情加速了線上消費的滲透,流量決定互聯網平台的生死。
對于互聯網平台來說,不僅要拉升反映用戶規模與消費潛力的月活、日活,付費會員也是他們大力擴張的重點:這個群體代表着更高的平台忠誠度和更高的購買力。而消費者也期待通過付費購買會員,享受更物美價廉的商品,以及更好的服務體驗。
但美好的入會承諾和各種紅包、優惠券背後,卻有可能是滿滿的消費套路。記者了解到,随着互聯網平台間的“會員争奪戰”越發激烈,會員服務不穩定、會員權益不受保障以及随意扣除會員費等亂象,已經頻頻引發消費者投訴。
會員服務亂象
當前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平台開通付費會員。但對于這些付費會員,互聯網平台會給予他們多大優惠?這個答案,可能是互聯網平台間心照不宣:願意花錢的消費者,就讓他多花點。
價格差異是常被付費用戶投訴的一個方面。
中消協今年1月公布的投訴案例顯示,有消費者在某網購平台選購電蚊拍時發現,當他使用自己的付費會員賬号選購該商品時,無任何優惠。但他使用家人非會員賬号選購該商品時,則可領取5元優惠券。對于網購平台出現的價格差異化,經當地消協調解,網購平台退還該消費者的會員費并給予一定補償。
但更多的付費會員相關問題還有待解決。會員續費不提醒或提醒不到位,消費者不知情下被“自動續費”被屢屢提及。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看到,早在今年2月就有消費者投訴探探自動為其開通會員,“當天緻電平台退款,但平台卻說開了就不退款。”目前黑貓投訴平台顯示,該投訴已完成。
事實上,除了上述問題,中消協在今年1月盤點2021年投訴趨勢時,曾對會員經濟體驗不佳進行總結,其中還包括:假借各種名義,拆分原有會員權益,對已付費會員再收費,會員變“韭菜”;會員服務不穩定,會員福利變化大;以及不同渠道會員費價格不統一,消費體驗差;以高額充值返現等優惠誘導加入會員,存在較大風險等。
尋求良性發展
在會員經濟種種亂象背後,會員制成為互聯網平台大力發展的方向。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付費會員制是當下非常流行的商業模式,美國的科技巨頭均采用付費會員制,因此主導了商業潮流的走向。他認為,付費會員制可以通過數據驅動互聯網平台實現精細化運營,形成穩定的客戶關系和可以預測的經常性收入。
但在發展過程中,一些互聯網平台更關注付費會員的量,但忽略了質,引發會員不滿。
中消協在上述盤點中表示,會員經濟成功的前提是經營者為收費會員提供“回本”甚至“超預期”的商品和服務,但是很多經營者卻更多關注收取會費和增加會員量,不注重對會員的服務,引發會員不滿,被罵“吃相難看”。
中消協表示,經營者應當制定公平合理的會員服務協議,顯著提示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内容,嚴格落實宣傳和承諾内容,切實承擔應盡義務和責任,通過提升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增強會員福利和黏性,提高企業自身競争力。
張孝榮指出,付費會員制成功的核心是以會員為中心,企業具有逐利性,消費者也具有逐利性,雙方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實現良性發展。
他認為,某些互聯網平台隻看到了利益驅動,把以會員為中心變成了以平台為中心,在提供了優質服務方面做了減法,而在榨取會員價值方面做了加法,因此催生了種種“新穎”的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這樣的付費會員制可以叫停了。”
(華夏時報)
來源: 消費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