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說過“國際不打小孩日”吧?這個名頭本身能成為節日就很奇葩,我想至少咱們慢成長的讀者都有共識:不該打孩子,打孩子有各種不好的影響。
可是人非聖賢,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自己壓力本身就大、還要天天和孩子們大眼瞪小眼、管網課管吃飯管睡覺、反複催反複講道理還不行的話……
有股洪荒之力,就不自覺地想要爆發出來了……
我的一個二寶媽好友,最近就是啊。
我覺得她已經很模範了,倆孩子一個小學一個幼兒園,家裡沒老人沒阿姨,她在家照顧孩子的同時,自己還有兼職工作要做。
她對孩子一向溫和,發誓要當一個溫柔有愛的媽,各種育兒方法、心理學也學了好幾年了,結果最近“破了功”:
在發現三年級、上了一個多月網課的兒子最近變得越來越懶散、丢三落四、睡懶覺、房間亂七八糟、作業經常全錯、去朋友家玩還不肯回家以後
她和兒子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沖突,用她的話說——
“揍了一頓以後,他乖乖地把房間整理好了,說了兩周都沒做的事情,我發了脾氣他10分鐘就搞定。”
“終于明白了什麼是槍杆子出政權,簡單粗暴有效~
可是自己内心又很擔憂,會不會今後的親子溝通,都需要上升到粗暴級别才願意合作?對孩子的心理是不是也會有啥不好的影響呢?”
看完好友的文字版傾訴,我很想抱抱她,也不能更理解:
我相信關注我們的大多數媽媽,不是沒有覺察,而是太有覺察了,以至于揍孩子本身可能隻發生在一瞬間,孩子都很快翻篇兒了,但是她們卻可以事後翻來覆去地想上好半天,各種後悔、自責、反思——
這其實是比揍孩子本身,更讓人低落消耗的啊……
作為一個同款“學習型”、“愛好自省”的媽媽,我本能地對自己的要求就會“苛刻”,也常會想我需要是個“完美”的人啊,才有“資格”和這麼多朋友分享育兒、情緒管理的心得。
可我也有破功的時候,對孩子發脾氣、吼叫甚至生氣到扔東西、打屁屁,這都有過,我也寫過。
頻率雖然很少,但一次就夠我心情down到谷底、琢磨個半天的,而孩子的反應若是受傷、眼淚汪汪、很委屈,我就更自責了。
其實這不是說我們越學習就越倒退,而是對情緒的覺察和感知變得更敏銳了,也會對挑戰破壞邊界、原則的行為從一味的忍讓包容,到想要更多的去表達和設立界限。
相比以前,我能感覺到現在自己針對“偶爾破功”的自卷,要比之前少很多了。
好像就上個月,因為小葉子騎滑闆車在小區門口過馬路時不看車、嗖嗖嗖騎過去,被鄰居看到了告訴我,我很生氣,大聲地、非常嚴厲地說了她。
過程中應該也有幾句“口不擇言”,連帶着前後幾日對她的不滿……不過沒有那種消耗和自責感了。
我想了想,發生了啥啊?
好像是兩方面的微妙合力:在我增加了“自我慈悲”;以及這事兒發生就發生吧、減少糾纏和沉浸以後,孩子的“委屈劇情”也跟着減少、甚至消失了:
我依然會說她,她也會不高興,但各自冷靜一會兒再來個擁抱、甚至道歉,我和她解釋我為啥生氣,你的啥啥行為讓我有了啥啥感受,我們來商量下這件事的規則應該是怎樣的?下次可以怎麼辦?偶爾再來點幽默感……
我們倆都可以更快地翻篇兒,也反而更像真正的朋友了:
孩子和我們、和她的同學、閨蜜、親弟弟……也會有生氣等激烈情緒、甚至想要動手解決問題的時候——
但是,
我們可以聊。
我們可以修複連接。
我們可以找到比對彼此暴力更好的、發洩情緒的方式。
打孩子肯定是不對的,但如果你們本來連接還行,隻是偶爾——偶爾沒有控制住,早點出來、放下,反而會讓彼此都更輕松。
我覺得我的老師李敏(公衆号:李謎團),在看待“揍孩子”這件事上的觀點,非常地有啟發。
他說,“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允許自己各種能量流動,包括憤怒的能量。”
“各種元素也是完整的,即便是溫柔的水,也會有大浪滔天的時候,即便是劇烈的火,也會有溫暖驅寒的時候。”
“一個家庭系統裡,也是需要這樣的完整的,太過粘滞的系統,需要拿火烤一烤,太過幹涸地系統,需要拿水灌溉一下,不能一概而論。”
“就連一個孩子,也是需要完整的,要連接,也要秩序,隻不過有時候孩子沒有秩序有可能是因為沒有連接;有時候連接不上是因為秩序不對,需要深入體會……”
總之——我們覺察就好,去嘗試連接自己、接納自己、重建自己的新秩序,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新的發現,就能帶來一些新的改變了。
是不是很療愈:)
現在的大環境裡本身就有很多的壓抑和悲傷,孩子反而是最能活在當下、也顯得最“沒心沒肺”的那個。
我們的焦慮、煩躁、憤怒,不過是希望孩子不要給自己已經快要炸掉的瓶子裡、再來添些我們不想要的東西罷了。
我們會希望他們能夠管理好自己、至少不要總是讓我們來擦屁股什麼的吧?
尤其是像他們這麼大的時候,我們是多麼會“察言觀色”、“審時度勢”啊,從來沒有讓父母輔導功課、吃喝拉撒睡全面負責一說……
——我們本身也在“妒忌”孩子啊,妒忌他們可以真的像個孩子,無憂無慮,無法無天:)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應該感謝自己這些年所創造的安全的有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可以坦蕩蕩地在自己的位置上,當個純粹的、可以犯錯的孩子。
當然,他們也需要成長,需要有更多的責任感、建立更多的秩序,隻是,慢慢來吧。大面兒上,ok的。
至于咱都有的那股“洪荒之力”,在舞動中、在靜心、心輪靜心中,都可以發洩出去:)
我還曾經通過這樣的方式,平息了我媽對我爸的怒火:爸媽在家吵起來,為了滅火,我帶老媽做了一件她從沒做過的事……
真的,生而為父母,咱已經很不容易了,偶爾破功的那一點點自我慈悲,就慷慨地給到自己吧,和自己說:
我已經很棒。
我已經很了不起。
我值得一個抱抱。
我接納我所有的做不到。
我擁抱完整的我。
愛你們啊
——END——
作者:吉吉。微信公衆号「慢成長」聯合創始人,二寶媽,美國注冊正面管教家長/學校講師,前香港資深傳媒人,現居深圳。追求細水長流,也愛勇猛精進,愛唱歌愛生活愛自我管理,願與娃一起慢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