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5 14:19:19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1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2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3

為北京環保衛士點贊

懷柔機動車排放管理站從最初的5人發展到如今的66人,可以說是一路風雨,一路艱辛,一路歡歌。

去年,管理站的66位員工,不是在執法現場、就是在趕往執法現場的路上,大家很難聚到一起,以至于還沒有一張集體照。他們說,希望今年轉好的空氣能給一個拍合影的機會。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4

執法人員先要素質

根據當前環保工作需要,懷柔站通過強化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執法水平,實現了執法理念、執法能力和執法效能的全提升。

這幾年,站裡逐漸形成了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濃厚氛圍。執法人員增強了拒腐防變的能力,強化了環境監察人員“六不準”及“六項”禁令,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政治敏銳性,不斷增強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觀念。

2017年,通過8期培訓,站内人員能夠熟記、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及《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環保法律法規。15名在編人員參加《環境監測技術人員上崗考核》考試,全部通過,并拿到北京市環境保護局核發的合格證書。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5

一兼三 24小時 五加二

2017年初,懷柔站僅有正式執法人員15人,協管人員11人,而北京市的全年任務則是按照正式人員30人的編制下達的。

懷柔機動車排放管理站,積極制定全年工作計劃,從事路檢路查工作的同志還要兼顧聯合執法,從事油氣回收系統監管的同志也要分身開展入戶檢查,從事内勤工作的同志要到一線去夜查重型柴油車,就這樣,他們一人身兼兩至三項工作任務,而且還要“白加黑”、“五加二”。到2017年11月,懷柔站在編人員全部歸崗,站内人員增加到66人時,他們已完成90%以上的全年工作任務。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6

保證備勤每天100次蹲起

2017年5月,懷柔區召開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懷柔站高度重視此次會議的保障工作,從去年3月初開始了為期80天的重型柴油車集中整治行動,每日派出4組人員,對轄區内主要道路、重點企業、敏感點位開展執法檢查,移動源執法人員24小時内,每人做蹲起上百次,一遍遍的取證、記錄、開罰單,全部過程都要戶外完成,沒有擋風遮陽的設備,沒有飲水休息的場所,遇到胡攪蠻纏的司機,他們還要忍受不堪入耳的謾罵和譏諷,但是執法人員們咬牙堅持住了。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7

為減黑煙 體檢報告滿堂紅

去年,懷柔區環保局開展整治重型柴油車“冒黑煙”的“掃黑行動”,在4個卡控點位同時展開執法檢查,機動車排放管理站的執法人員不講條件,全員上崗,一站就是24小時,夜間室外溫度低,他們冒着嚴寒仍然堅守在工作崗位。查重型車尾氣排放,被黑煙噴一臉那是常事兒。戶外作業條件差,他們為了少去廁所,經常渴了也不敢喝水,就這樣機動車“黑煙車”少了,大家的身體越來越差了,不少執法人員的體檢報告都是滿堂紅。

一旦發布重污染預警,他們二十四小時待命,即使是淩晨接到電話,也會在最短時間内到單位集合,奔赴執法現場。2017年,他們共開展空氣重污染應急10次、25天。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8

為民解憂辦實事

懷柔站一直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治理移動源污染排放,一方面強化執法力度,另一方面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務,做服務對象的貼心人。

他們站的老舊車淘汰咨詢專線,安排專人負責接聽,解答車主關于車輛淘汰及補助政策的疑問,通過舉例子、講道理,最終獲得群衆的理解和認可。2017年,共接聽車主來電2100餘次。

他們還在26座經營性加油站、7個車流量較大的地方以懸挂70幅宣傳橫幅的方式,傳遞綠色出行、環保低碳的理念。一條條标語橫幅,營造的環保宣傳氛圍,有效推動了懷柔區減排移動源污染工作的順利開展。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9

2017年,懷柔機動車排放管理站共檢查各類機動車34.77萬輛次,包含重型柴油車4.3萬輛次,處罰尾氣超标重型柴油車1005輛,均超額完成全年任務。此外,還巡檢區機動車檢測場249場次,檢查加油站936座次,抽測加油站72座次,檢查儲油庫24座次,處罰檢測場和加油站違法行為各一起,強化聯勤聯動機制,組織、參與聯合執法144次。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10

環保衛士個人簡曆(沒有全家福的懷柔機排站)11

往期文章精彩回顧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了解“芝麻科學彙”,一攬子告訴您:霾可恨但不可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