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春秋戰國時,各諸侯國各懷鬼胎,誰也不能吞并誰,隻想着乘火打劫,敲詐勒索一些土地和錢财。隻有秦國是在列國中始終保持着東出的決心與信念,并世代相傳,不會因為其他列國使計謀而計較恩怨得失。
在秦國的曆史上出現了很多有為的國君,就連在位僅有三年的秦武王嬴蕩也是為秦國的東出做了不小的貢獻,但是天不假命,秦武王嬴蕩在周天子居住的洛陽因舉鼎而亡。年紀輕輕的就因此而亡,不能不說是秦國的損失。如此早亡,卻是讓列國感覺到了有利可圖,為什麼這樣說呢?做了三年的國君,竟然沒有孩子可以繼承王位,那麼這樣一來就要從嬴蕩的兄弟中選擇一位繼承秦國國君的位置。
秦武王留下诏書要讓自己的異母弟弟嬴稷繼承王位,但是其母親惠文王後卻要立公子壯為國君,這就出現了一個可怕的信号,秦國将會内亂。列國覺得有利可圖,一個個開始了小動作,特别是趙國和燕國,表現的極為積極。
燕國積極的原因或許是為了自身在戰亂的戰國時代能夠有一個強大的盟友做後盾,因為自己不夠強大就要借助外力,這也是實力最弱的燕國求生存的法則。
- 燕國确實像是一個實力孱弱的病兒一樣,實力弱到齊國能以平叛的名義,堂而皇之的進入燕國的都城。也就是基于此,燕國受夠了受欺負的日子。就在此時燕國動亂的時候,嬴稷也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在燕國為人質,與此同時秦國也在迎接嬴稷歸國繼承王位,燕國在沒有能力保護其安全的時候,保護着嬴稷和其母親芈八子進入了趙國境内,以期在秦國面前留下一個"護駕有功"的名聲。
- 燕國送歸嬴稷歸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用和秦國的盟好來牽制趙國和齊國。這是一個不會賠本的買賣,燕國又何樂而不為呢?
至于趙國更是一個牆頭草了,哪裡有利益就哪裡就有趙國的身影。
- 趙國以保護嬴稷和其母親為名把其軟禁起來,同時也打聽着秦國内部的消息,趙國不僅承認是幫助内亂的燕國保護質子嬴稷,還答應派兵護送其歸國,難道說真的就是這麼簡單嗎?
- 趙國的國君趙武靈王是一個有為的君主,腦子還是很好使的。在位期間為了加強趙國的軍事力量,壯大趙國的實力,實行了胡服騎射。保護嬴稷歸國并不是出于真正的好意,而是為了讓秦國陷于内亂之中,好無暇顧及趙國正在實行的胡服騎射,或者讓秦國在内亂中實力大減,列國乘勢瓜分了秦國,可謂是煞費苦心。
結語:在列國中也就趙國能和秦國有比較的可能,但是在趙武靈王後,胡服騎射的趙國實力大增卻又沒有了雄心壯志。隻有一些蠅頭小利在眼前晃悠,不像是秦國,縱然發生了王位争奪戰的内亂,但是實力依然讓列國膽寒。雄心壯志不改,一心要東出函谷關,統一中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