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研究的發展?中國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長期承受着來自家庭與社會的雙重壓力,相對男性處于弱勢地位這使得她們對可能影響個人生活是否順利的各種因素格外敏感因此,那些能夠保佑其個人幸福、生活順利的女神,得到各個階層女性的普遍崇拜無論這些女神來自什麼地方,地位是高還是低,身上具有何種美德,受過何種不公正待遇,抑或是否行為失當,在女性信仰者的眼中,都别具特色和魅力,并不斷賦予其神力,虔誠祭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性别研究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國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長期承受着來自家庭與社會的雙重壓力,相對男性處于弱勢地位。這使得她們對可能影響個人生活是否順利的各種因素格外敏感。因此,那些能夠保佑其個人幸福、生活順利的女神,得到各個階層女性的普遍崇拜。無論這些女神來自什麼地方,地位是高還是低,身上具有何種美德,受過何種不公正待遇,抑或是否行為失當,在女性信仰者的眼中,都别具特色和魅力,并不斷賦予其神力,虔誠祭祀。
紫姑是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她身為人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常常被迫幹一些髒活、累活,終于在一年的正月十五日被正妻折磨而死。死後的紫姑被民衆奉為廁神。宋朝劉敬叔在《異苑》中比較早地記錄了紫姑的生平,而在民間有關紫姑及其祭祀活動的記載稍顯完整:“紫姑,本人家妾,為大婦所逐,元夕死,故世人作其形于廁,以迎之”。紫姑生前所遭受的磨難,正是封建社會一夫一妻多妾制造成的,也是妻妾矛盾的縮影。因此,她深得廣大婦女的同情,并被賦予各種神力。
舊時,在有些地方的婦女中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習慣。西南地區的普通民衆在每年正月十五恭請紫姑,加以祭拜。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的夜晚,她們先用炊具紮制成人形骨架,用木葫蘆飯勺或笊籬為頭,畫上眉眼,戴上花,披上女子衣服,由衆女子将其帶到廁邊或欄邊燒紙請神。接着,衆女子就紛紛向紫姑許願和求教各類問題,或問婚姻,或問蠶事,以紫姑是否點頭來定吉兇。在河南省靈寶縣,婦女在每年正月十五有插紫姑的習俗,其目的是占蔔一年糧食收成之豐歉。河北省灤縣的女子在請紫姑時還有作秋千戲的風俗。還有的婦女像對待親姊妹那般拉着她,說起家常,甚至是大講貼心話,直說得淚流滿面。在廣東省樂昌縣,女性民衆在祭奠紫姑時,還相約永遠不要互相妒忌。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女性對神靈的崇拜與解決現實生活的困擾有比較直接的聯系,因為她們尚無力改變對她們不利的性别制度和性别文化。
觀音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本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關注人間。他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佛教傳入中國後,觀音的形象逐漸由男身變為形體和面貌姣好的女性,并成為溝通天界與人間的神仙。由于她熱心凡間瑣事、樂善好施,大慈大悲,因而受到了普通民衆的隆重祭祀。人們不僅以美食、美言和虔誠的供奉來表達崇拜之情,而且特别信賴她,一遇困難就會想到她。在全國各地為數衆多的寺廟中,民衆祭拜最多的就是觀音。專門供奉觀音的殿閣,不論是稱作大悲殿,還是名為觀音閣,香火都十分旺盛。
民間對觀音的祭祀亦有其特定的日期。每逢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誕辰、三月二十八日觀音入化、六月十九日觀音卒忌、九月十九日觀音正果,善男信女們都要舉行朝拜祀典。在上海蒲溪等地,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日 “為觀音大士成道之日,鄉鎮婦女皆往大寺或雲台殿進香”,舉行祭拜。每10年的正月十九日,民衆還要舉行更大規模的觀音佛像開光大典。在很多地區,民衆為表達對觀音的信仰,每月還要有相應的齋期,是為“菩薩齋”。除到廟裡朝奉、祭拜外,普通民衆在日常生活遇到困難時,還會口念觀音的妙方和啟示,或直接呼叫“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請求觀音顯靈救助。
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進程中,普通民衆對觀音的信仰和崇拜也得到不斷的豐富、加強。“白衣大士”、“南海大士”、“慈航大士”、“大悲觀音”、“六觀音”、“七觀音”等各種名号的觀音受到民衆的普遍祭祀。其中慈眉慈目、懷抱一個胖小兒的送子觀音尤其受到人們的喜愛。在揚州的觀音堂,有一送子觀音殿。殿内有百子堂一座,專供求子者祈禱。若第二年喜得貴子,孩子就必須給觀世音菩薩做契子,如此孩子便可長命富貴。此外,婦女們還特别相信,經常誦讀《觀音經》,或是瞻仰觀音的佛像,就可以使不孕的婦女得子。在一些民間故事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節:如果哪位婦女在夜晚夢到觀音,那麼不久之後,這位婦女就可以得到子嗣。
然而,具有很強現實功利心的中國普通民衆,對觀音也會有并不十分恭敬的舉動。他們不僅向觀音祈福,而且還毫無拘束地與之大開玩笑。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詛咒觀音“該她一世無夫”。這既充分表現出孫悟空的叛逆性格,又在某種程度上表達,乃至影響了民衆對觀音的态度。在一些地區,觀音像甚至難逃被失望的民衆買賣,乃至亵渎的命運。可悲的是,類似這樣的行為似乎還得到某些民衆的默認、容忍,并不覺得這有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
女性對何仙姑、桃花女的崇拜,則反映了她們對束縛自身的傳統禮教的反抗。何仙姑原為民間女巫,後成為呂洞賓的弟子。相傳她得到了仙人賜予的仙桃和仙棗後,不知饑餓,得道成仙,可輕身飛行,能知曉禍福吉兇。因而何仙姑信仰在中國普通民衆中比較普遍地流行起來。在民間流傳的《何仙姑寶卷》中,她還被賦予了别樣的人性光輝。如《呂祖師度何仙姑因果寶卷》中所述,何姑娘受呂洞賓點撥欲出家修道,父母不但不答應而且還逼迫女兒成親。為解救何仙姑,呂洞賓變成美男子前來入贅,并且走進洞房“把床上”。何姑娘認為書生雖然很美,但是“眨眨眼睛就老了”,所以堅定了必須跳出“酒色财氣”四堵牆,才能夠修仙成佛的信念。盡管父親施以亂棍,甚至以“叫你身死歸陰去”相威脅,何姑娘還是堅決不從父親之命。這不但使何仙姑的人格得到了升華,同時也反映了民衆特别是女性追求自由意志的心聲。
桃花女也是著名的女性神仙。有關她的傳說,最著名的莫過于周公與桃花女的故事了。相傳玄天上帝在雪山修煉,剖腹昏迷,丢失戒刀。後來戒刀變為陽體,刀鞘變成陰體。幾百年後,刀鞘升天,成為西王母的管花女桃花仙子;戒刀成為老子的童子,并下凡為周公。後來,二者結為夫婦。周公對桃花女既恨又愛,愛的是桃花女美麗無雙,恨的是她法力無邊,于是想設計害死她。最後還是桃花女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動了周公,二人盡釋前嫌,成為一對恩愛夫妻。值得一提的是,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的故事還被編成了戲劇、小說,在民間廣為流傳。在元朝,已有一出名為《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的雜劇了。在《西遊記》等小說中,桃花女的形象更加豐滿。清朝後期,桃花女的故事還被編入小說《桃花女陰陽鬥傳》。在書中,桃花女的反抗精神得到進一步彰顯。這一切都對民衆理解和崇拜桃花女産生了很大的影響。不僅如此,民衆對桃花女的崇拜還體現在傳統婚禮上。據說,熨轎、跨馬鞍等風俗習慣無不和桃花女的傳說有着密切的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