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說:“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清常靜,常清靜矣”。
道教認為:“清靜”是“道”的根本。 萬物隻有在“清靜”的狀态中,“道"才 會顯現。于是,“清靜”成了道教教義的一個重要内容。
《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道教強調“清靜”,目的是為了“真思志道,學知清靜”。《老子想爾注》 主張:“人法天地,故不得燥處,常清靜為務”。還指出:“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止”。這是說,學道的人隻有“無欲”而“清靜”,才算符合“道"的規律,才有可能得道。道教認為,學道者隻有先做到了“寡欲”和“無為”,才有做到“清靜”的可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