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繼續來聊聊《山海經》中的奇獸。
滅蒙鳥
滅蒙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怪鳥,出自《山海經》。在結匈國的北邊,這種鳥是青色的,卻長着紅色的尾巴,結匈國即是結胸國。
滅蒙鳥
《山海經》載:滅蒙鳥在結匈國的北部,鳥的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紅色的。滅蒙鳥就是孟鳥。
天狐
天狐,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生物,是傳說中有通天之術的仙狐。早期的狐女形象大多溫柔善良、聰明勇敢,後來随着社會的發展也用來形容女子魅惑、兇惡。
天狐
“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
天狐,這是中國上古神話中有着通天之術的仙狐。據記載,這種仙狐能化作美麗的少女,除了尾巴不能隐藏之外,其他都和人類無異,聲音如同嬰兒,而且還能吃人。
辟邪
據《山海經》記載: “辟邪之獸,來自海東神獸,能知人之忠佞不直者,觸而淡殺之。”
據說辟邪就是貔貅,龍的第九子,公的稱“貔”,母的叫“貅”;一支角的是“天祿”,兩隻角的為“辟邪”。
辟邪
據說辟邪還給道德天尊當過守護神,太上老君出巡時,前有十二隻窮奇(天神,在北方,其形如虎)開道,後有二十六隻辟邪殿後。
辟邪
南京市的六朝石刻上也是辟邪的形象。
刑天
刑天,本作形夭,又作形天、邢天,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刑天
據《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刑天和黃帝(一說天帝)争位,被斬去頭顱,失了首級後,以自身雙乳作眼、肚臍為嘴的形态存活,雙手各持一柄利斧和一面盾牌作戰。
《讀山海經》記載:“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形容失敗了的刑天仍然揮舞着闆斧和盾牌繼續戰鬥,其剛毅不屈的精神依舊存在,也就是身殘志堅的動力)
刑天
有很多文章書籍都有記載刑天的存在,說不定在很久之前這種無頭人真的存在。
赤眼豬妖
赤眼豬妖,中國古代神獸,傳說其豬頭狗身,身軀巨大,多居住于陰暗潮濕處。
赤眼豬妖
找不到比較雅觀的圖片,這個湊活看吧。
據《神魔志異·妖獸篇》記載:“赤眼豬妖,豬頭狗身,身軀巨大,黑毛,硬刺,赤目,能暗中視物。喜食腐物,喜居陰暗潮濕處。”
當扈
當扈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異獸,出自《山海經》中記載:“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當扈是一種野雞(如雉),它憑借它的胡須飛行,人們吃了它的肉,眼睛就不會昏花。
當扈
當扈是一種怪鳥,樣子像傳說中雉。當扈圖有二形:其一以須毛飛,其二似雉。郭璞《圖贊》:“鳥飛以翼,當扈則須。廢多任少,沛然有餘。輪運于毂,至用在無。”
當扈
青鳥
青鳥是有三足的神鳥,是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人間既不能相見,唯望在蓬萊仙山可以再見,但是蓬萊無路,隻有靠青鳥傳信。
傳說西王母駕臨前,總有青鳥先來報信,文學上,青鳥是被當作傳遞信息的使者的。南唐中主《山花子》有“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
青鳥
青鳥是鳳凰的前身,色澤亮麗,體态輕盈,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本為王母娘娘的信使,後人将它視為傳遞幸福佳音的使者。
青鳥的典故出于《山海經》,代表送達書信、消息的鳥,也可以說是信使,這在古詩中常常用來指愛情信使,如李商隐《無題》中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的詩句。
比翼鳥
比翼鳥,又名鹣鹣、蠻蠻。此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并翼飛行,故常比喻恩愛夫妻,亦比喻情深誼厚、形影不離的朋友。
比翼鳥
《山海經·海外南經》:“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又《西山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爾雅·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鹣鹣。”郭璞注:“似凫,青赤色。”
比翼鳥
這種鳥需要兩隻一起才能飛,也難怪有詩人寫到“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燭龍
燭龍,又名燭陰、燭九陰、逴龍、火精,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開眼為晝、閉眼為夜,有一子名為鼓。
燭龍
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燭龍是章尾山之神,人面蛇身,渾身紅色,眼睛豎着長。《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的鐘山之神燭陰也是人面蛇身赤色。郭璞在《山海經圖贊譯注》中認為燭龍與燭陰乃是同一物。
甪端
甪端(lù duān)是一種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甪端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裡,通四方語言,而且隻陪伴明君,專為英明帝王傳書護駕。寄寓了中國民衆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
甪端
甪端外形怪異,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
甪端和麒麟是中國古代民間臆造的,流行于官場和民間的一對獨角兄弟。在官方,它們象征光明正大、秉公執法;在中國民間,它們象征吉祥如意,風調雨順。
甪端
陸吾
陸吾,即肩吾,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昆侖山神明。
據《山海經·西山經》記載:“西南四百裡,曰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郭璞注: “即肩吾也。莊周曰‘肩吾得之,以處大山’也。”陸吾神掌管這“帝之下都”,還兼管“天之九部”。
陸吾
陸吾長得太神奇,體态怪異,像虎長着虎尾。它特大的身軀十分雄壯,足有九十九隻老虎那麼大,他又有九條尾巴,面部卻長得很像人。它立在昆侖山上遙望東方,似乎在監護着什麼,卻并沒有監護着什麼。這就是人常說的,做事須得認真,可他對治下的那些生靈和植物,包庇縱容,聽不得奉承話,便犯下了一些錯兒。陸吾神辦事謹慎,小錯不遮不蓋,稱得起是掌管“帝之下都的第一天神了。
可愛的陸吾
鳴蛇
據《山海經》記載:鳴蛇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
張衡《南都賦》有記載:“其水蟲則有蠼龜鳴蛇。”
鳴蛇
《山海經·中次二經》記載:又西三百裡,曰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再往西三百裡,有座山是鮮山,山上盛産金屬礦物和玉石,但不生長花草樹木。鮮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鳴蛇,形體像一般的蛇,長着四隻翅膀,叫聲如同敲磐的聲音,它的出現預示着地方上會遭遇大旱)
鈎蛇
鈎蛇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之一,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鈎蛇通過在水中用尾鈎把岸上的動物拉入水中捕食。
《山海經·中山經》:“東流注于大江,其中多怪蛇” ,晉·郭璞注:“今永昌郡有鈎蛇,長數丈,尾岐,在水中鈎取岸上人牛馬啖之。”
鈎蛇
古代神獸之一,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蛇類,兩栖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性情兇猛好鬥,有劇毒,最為明顯的特征就是它的尾部與普通的蛇類不同,分叉如同兩個鈎子一般,而且鈎蛇的捕食方式也是用尾鈎來鈎住獵物,再進行吞食。這種蛇,在《水經注(若水)》一文中有記載。隻是似乎近幾百年來,再也沒有聽說有人看到過這種蛇類了。
天馬
天馬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形象,具神性、能飛。
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生于馬成之山上的天馬,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
天馬
《西遊記》中說:“弼馬溫晝夜不睡,滋養馬匹。日間舞弄猶可,夜間看管殷勤:但是馬睡的,趕起來吃草;走的捉将來靠槽。那些天馬見了他,泯耳攢蹄,都養得肉肥膘滿。”
朱厭
朱厭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兇獸,身形像猿猴,白頭紅腳,傳說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戰争,出自《山海經·西山經》。
朱厭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又西四百裡,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諸懷
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這種異獸外形長得像牛,但有四隻角、人的眼睛、豬耳,其叫聲像鳴雁,會吃人。
諸懷最早見之于《北山經》所述:“北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日諸懷,其音如嗚雁,是食人。”
諸懷
諸懷圖多有二形:一是四角牛,二是二角牛。古籍多将諸懷描繪成一種外形象牛,卻長着四隻角,并有人一樣的眼睛、豬一樣的耳朵的怪異之物。實際上,諸懷就是野豬,它的情狀似牛一樣奔走,四處角戲,一眼望去,就知道是豬,它的叫聲如飛雁叫,是可受納人飼養的動物。
諸懷
兕
兕,指古代犀牛一類的獸名,兕的形狀似牛,全身長着黑色的毛,頭上隻長着一隻角。最早見之于《山海經》:“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
兕
飛廉
飛廉,亦作蜚廉,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神怪。文獻稱飛廉是鳥身鹿頭或者鳥頭鹿身。最早出現于《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飛廉
黃帝臣子,風神也,鹿頭而鳥身。一說殷壽大臣,秦國之祖。
《山海經》裡的奇獸還有很多,請聽下回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