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印發的《南京市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若幹措施》引起了廣泛關注。
NO.1 | 壹
▲河西雙子塔 南京眼,攝影作者@八月水牯牛
基礎設施建設是恢複經濟的重要法寶,與此同時,基礎設施建設也有三大要素:政策、資金和土地(建設用地)。南京本次印發的若幹措施就提到了建設用地這一點:
加強資源性要素指标統籌平衡,優先保障基礎設施項目用地需求,積極申報需國家保障用地的重特大項目,探索建立都市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鈎節餘指标跨域調劑使用機制。
其實,廣義上講都市圈城鄉建設用地指标調劑可以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用地指标調劑(比如用地指标交易市場,就是一種用地指标調劑),另一種就是土地調劑(比如跨市的合作區,都市圈城市利用土地入股共享發展紅利就是一種土地調劑)。
在年初公布的《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中,就提到了不少相關表述:
1,健全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挂鈎機制
關于這一點,其實是有不少誤傳的,有的說是與新增就業人口有關,有的說與總人口有關,其實都不是,而是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有關。
關于這一點,城鎮化水平很高的南京,是吃虧的。
2,支持有條件的都市圈探索建立稅收分享和經濟統計分成機制
這一點看似和用地指标沒有任何關系,其實仔細想想還是密切相關的:稅收分享和經濟統計分成機制也是要落在土地上的,大概率就是跨市的合作區。
關于合作區,南京都市圈優勢不小。比如寫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綱要的三個跨省合作區(甯馬之間一個,甯滁之間兩個),再比如南京和淮安合作的甯淮智能制造産業園。
當然,這些合作區都還沒有觸及到稅收分享和經濟統計分成等核心利益,還需要繼續摸索。
那麼,目前各地都有哪些比較成熟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鈎節餘指标跨域調劑使用方案嗎?我們來看看成都和六安都是怎麼說的。
NO.2 | 貳
成都:通吃
為什麼說是通吃呢?看看就知道了:
2020年12月,自然資源部出台了東西部建設用地指标“跨省調劑”幫扶西部脫貧的重要政策,“也就是說,東部地區要想建設和發展,可以利用西部騰挪出來的建設用地指标,然後由部統籌調劑,實現東西合作。”
也就是說,西部地區可以通過與東部地區的土地指标交易來獲得發展需要的資金,成都赢一次。
2021年11月份,《四川省促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若幹政策措施》正式印發,其中提到了:省重點産業項目土地指标可在省域内調劑。
很顯然,這次成都又赢了。這可能是我們看到的“成都在城市建設方面不缺錢也不缺地”的重要原因吧?
六安:貼心
在六安2022年政府工作計劃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内容:
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協同,分擔合肥部分城市功能,提升六安城市能級。
服務合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保障土地要素需求。在國家政策允許、六安代保空間充裕的前提下,嘗試推進耕地保護任務異地代保。支持合肥市重大項目建設,對經批準的重大項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自身難以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永久基本農田補劃任務的,通過有償方式交易補充耕地指标,落實永久基本農田補劃任務。
也就是說:六安主動為合肥分解用地指标問題。其實,這事也有前戲的。
2021年12月5日,六安有關部門赴合肥對接“國土空間規劃協同”和“探索推進耕地易地代保”等重點工作,就已經提到了:
“六安市在确保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滿足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用地的前提下,新增耕地和增減挂鈎節餘指标優先有償調劑給合肥市,按有關規定優先為合肥市重大建設項目補劃永久基本農田,實現耕地易地代保。”
由此可見六安的貼心。
NO.3 | 叁
總之,南京探索建立都市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鈎節餘指标跨域調劑使用機制的背後,或南京用地指标的緊張。
成都的“通吃”模式學不來,不知道六安的“貼心”模式有沒有都市圈城市願意學?疫情之下,可能也就是“用地指标調劑”這種各取所需的模式,能夠最大限度減少對都市圈的割裂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