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夫也瘋狂
魚類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食物,在過去生活條件很差,對于老百姓來說最大的夢想,也就是能過上每天大魚大肉的生活。從這也看得出來,魚和肉是是高品質生活必不可少的。而愛吃魚的朋友們,還對于不同魚類的特色也是如數家珍。因為南北方的飲食差異,有些魚類北方人愛吃,但是在南方卻不吃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鯉魚了,為何北方很吃香的鯉魚,南方人卻不愛吃呢?鯉魚是不是“四大家魚”呢?這裡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鯉魚是不是“四大家魚”。有不少的網友們,一提到四大家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鯉魚。原因是鯉魚的養殖曆史非常的悠久了,并且它的寓意還很好,很多的年畫中就有鯉魚,那鯉魚是不是四大家魚呢?
鯉魚是我國養殖範圍非常最廣、養殖曆史最悠久的一種淡水魚,因為它的魚鱗有十字的紋理,所以得名“鯉魚”,有些地方也叫它鯉拐子、毛子等。自古以來鯉魚就是中國人餐桌上的美食之一,但是它卻并不是屬于四大家魚。民間所說的四大家魚是指草魚、青魚、鲢魚和鳙魚這四種魚類,其中是沒有鯉魚的。
關于為何四大家魚沒有鯉魚,在民間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在唐朝的時候因為是李家王朝,而“鯉”同“李”,所以不準吃鯉魚,即便是捕捉到了鯉魚也要立即放生。如果捕捉鯉魚售賣,還要處以杖六十的刑罰。因此當時的漁民就不養殖鯉魚了,而是其他的魚類,所以就形成了青草鲢鳙這四大家魚的說法。
其實這個民間說法是靠不住腳的,鯉魚沒有入選四大家魚,更多的原因在于它的雜食性,适應能力很強,不用認為幹涉,在野外的環境也能自由繁殖後代。近些年鯉魚入侵了歐美等國家,就因為沒有天敵一度泛濫成災,這也說明了它的适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多麼驚人。那為何北方人愛吃鯉魚,而在南方鯉魚卻不吃香呢?鯉魚真的是“發物”嗎?
何為“發物”?民間認為,凡是能讓皮膚疾病舊病複發或加重的食物,都被統稱為“發物”。比如有些人在食用某些食物之後,會出現長皮疹、皮膚瘙癢、嘴角紅腫、濕疹加重,甚至上吐下瀉、呼吸困難等症狀,這樣的食物就是發物。而在南方地區的民間鯉魚确實是發物。因為南方地區的氣候偏潮濕,有些人本來就有一些皮膚病,或者是呼吸方面的老毛病,食用鯉魚之後情況會加重。但是在北方地區氣候幹燥,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少,所以北方沒有鯉魚是發物一說,這也是部分南方人不愛吃鯉魚的原因,可以說鯉魚是發物一說,讓很多人對鯉魚是敬而遠之。
其次是鯉魚刺多、泥腥味重。鯉魚的适應性很強,屬底栖性魚類,它們一般都是在水中底層活動,并且在搜尋食物的時候還常常把水攪渾了,這樣的環境生長的鯉魚都有很重的泥腥味。另外鯉魚的口感也不太好,再加上鯉魚的刺也比較多,還都是一些小刺,所以在南方地區很多人都不愛吃鯉魚。有些地方還把鯉魚當成祭祀的食物,時至今日在南方有些地方還有這個習俗。
最後,南方可食用的魚類更豐富。南方地區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可食用的魚類就比較多了。既然有更好的魚類選擇,吃鯉魚的人就更少了。可是在北方地區則不一樣了,它們可養殖的魚類相對來說就要少一些了,而鯉魚又适應能力很強,繁殖能力很強,在大黃河裡面也能生存。同時還有一個原因,南方人飲食方面口味更重,喜歡吃一些辛辣的食物,而鯉魚一般适合清蒸,這樣就符合了北方人的飲食習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愛吃鯉魚。
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愛吃鯉魚嗎?在筆者看來,現在人工養殖的鯉魚,确實味道很一般。但是野生的鯉魚還是很不錯的,用它做紅燒鯉魚就是一道難得的美味。(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