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就快到啦,假期時間充足,很多家長也開始留意各種補習班的信息——其中最吸引家長們目光的,非奧數莫屬。
孩子到底該不該學習奧數?
這簡直是天問!
學齡前家長:現在學習奧數真的有用嗎?不讓學!
然而另一邊三年級的家長莞爾一笑:等孩子大了再說試試。
甚至于在網上,“孩子到底該不該學習奧數”都成為了家長們的熱門話題。
△搜索“要不要學奧數”所彈出的結果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探讨一下家長們關心的問題。
奧數本身不是魔鬼,端看孩子的反應和施教者的引導能力和方式。孩子沒接觸奧數的内容,沒人知道行不行。所以,何妨一試?而後,據孩子的反應,可行則行,當止則止。
學好數學那是必須的,細想想吧
若不是聰明孩子,更要提前學,争取加入第一梯隊
啟發數學思維,鍛煉大腦:
其實有一些奧數題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就經常和孩子說,我有幾道好玩題,要不要做一下?孩子非常有興趣,做完一道說再做一道。
這位家長說得更是語重心長:
如果我們能夠在孩子學齡前做好數學的啟蒙,啟迪他們數學的思維,現在也就不會這麼累了。早期的教育不是看結果,但這些結果都會到孩子大了以後顯現出來。
論壇裡有八成的家長是支持學習奧數的,其中最明顯的兩大觀點就是孩子升學和數學思維的訓練。
問題:孩子數學天分一般,能學習這麼難的奧數嗎?會不會打擊孩子的自信?
心态非常好的家長:
看看新聞,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尹希,9歲北京八中少年班,12歲中科大少年班,17歲哈佛博士,32歲成為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孩子不反感,并且有興趣、能接受,就沒有過早和過度之說。人的天賦得到激勵,才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
在有關小學教育的論壇上,家長們幾乎都在争論上面2個問題。
孩子數學天分不好,奧數要不要學?學了會不會影響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學完之後對孩子的未來有什麼影響?
看看這些奧數冠軍,就能得到答案。
成就感戰勝挫敗感。
哥倫比亞舉行54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上海中學高三劉宇韬和格緻中學高三顧超獲得冠軍,劉宇韬總份最高。
劉宇韬用"有意思"來評價學習奧數。
"每當我完成一道非常難的題目後,就會非常有成就感,我很享受這種感覺!"
小二一路戰到高三,奧數冠軍劉宇韬的學習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直面挫敗感,他也有自己的感悟 ,"遇到不會做的題或者某一階段特别沒有效率的時候,放在一邊,過一會兒或者歇幾天再繼續,不要強迫自己完成任務。如果這段時間沒有狀态,過去了就會恢複的。
奧數難嗎?真難。
孩子是真的怕嗎?不見得。
時間緊迫——開端早,很重要。第十五屆WMO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國區)總決賽中,來自自貢的初一學生張與樂獲得冠軍。
對于奧數,張與樂的喜愛幾近沉迷。
張與樂的父親是工程師,他坦言,雖然有數學天分,但更重要卻是後天的引導和培養。
上幼兒園時,爸爸送了積木給他,他幾乎愛不釋手,搭出各種形狀,這個時候他對于數學的興趣已經開始展現。
“爸爸會給我出一些數學方面的題給我,這對我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小時候的啟蒙,讓他在奧數世界裡大放光彩。
奧數難嗎?真難。
孩子是真的怕嗎?不見得。
因為家長們自己害怕,斷送孩子的奧數之路,實不可取。
至于學好奧數到底有什麼好處,除了奧數冠軍們的實例,還真有下面這個調研。
資深奧數選手網友@源深叔叔按照一張“1999年中國數學會初中數學競賽上海賽區獲獎名單”,調查出奧數的滿分冠軍們現在正在做什麼職業。
結果令人驚異。
名單中95%的人順利進入知名高等學府,多為數學、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等理工專業,超過65%的人深造至研究生學位。
鄧同學,本科劍橋大學,現為瑞信的量化分析師;
鮑同學,本科清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PhD,現為facebook的工程師;
調查結果還顯示,深入接觸過奧數的家長超過95%表明奧數對自己有非常不錯的影響,他們同樣鼓勵孩子學習奧數,從未接觸過的家長隻有20%支持學習奧數。
哪些孩子适合學奧數?
北京大學國際教學研究中心副教授葛颢這麼說道:
奧數就像體操運動,少數有天賦的孩子可以學吊環、鞍馬、平衡木、高低杠等高難度運動。
一般的孩子可以練習倒立、劈叉、簡易的自由體操等等。
“運動細胞”特别缺乏的孩子,學學廣播體操,做做前滾翻後滾翻也是有益處的。
就像許多爸媽讓孩子練舞蹈一個道理——不是為了讓孩子成為舞蹈家,大多是想讓孩子的形體和氣質變得更優秀。
0.0001%的數學天才,能夠挑戰世界上最權威的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走向國際。
5%的數學能力超群的孩子,能在國内各大奧賽上拿到獎杯。
50%的孩子,能夠通過學習奧數,拓展思路,提高數學水平。
但是90%的孩子,能夠通過思維訓練班接觸多種題型,提高觀察力、注意力、邏輯能力!
而這些能力在孩子漫長的人生道路上究竟有什麼作用,家長們現在該知道了吧!
所以,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對于“孩子該不該學習奧數”有什麼樣的真知灼見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