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亡”為題的法醫劇《非自然死亡》一經播出,其劇集本身以及主題曲《Lemon》迅速在日本爆火。尤其是主題曲《lemon》,讓人從另一個角度思索“死亡”、“生命”這兩個耳熟能詳的詞彙。
《lemon》創作之初,該劇集的導演向米津玄師提出,希望創作出一首“能夠将受傷的人們溫柔地包容起來”的歌曲,米津玄師也想要通過歌曲讓人們能去重視“死亡”這一件事,從而建立了彼此的呼應。進而催生出這首“全曲清冽甘醇,歌詞沒有出現一個‘死’字,卻将死亡的主題娓娓道來,充滿了生者對故者深沉而真摯的懷念”的曲目。
《lemon》的爆火,讓米津玄師進一步走進國内大衆的視野,這首歌超高的傳唱度,甚至超過了米津玄師本人的想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米津玄師,了解這位高功能孤獨症音樂人的經曆。
除了歌曲創作,米津玄師在繪畫、演奏、後期宣傳制作等方面的能力超越常人,他幾乎能獨自完成專輯的制作。在《LOSER》的mv中,米津玄師甚至還嘗試了舞蹈。
天才?瘋子?
米津玄師的種種,讓人認為他是天才與瘋子中的一線之隔。
正因如此,有人開始把他的種種特征與高功能孤獨症人士聯系在一起。而他,在二十歲的時候,确确實實被診斷為高功能孤獨症。
确診之前,他會因為自己的與衆不同所苦惱,會思考冷漠的家庭關系是否與自己有關,另外也會思索一些與衆不同的“問題”,比如在别人還在捏泥巴玩耍的時候他已經在思考“為什麼自己和别人不一樣”這種哲學問題。
在确診之後,米津玄師沒有苦惱或者情緒低落,反而更加坦然,認識到這樣的自己是情有可原的,包括一直苦惱自己是個怪物之類的事情。
母親,引領米津玄師第一次觸摸藝術
與其說米津玄師是天才,倒不如思考母親對他成長所起到的重要影響:曾念美術學校且擁有美術教師證的母親,在生活中,用自己的溫暖與愛,教授米津玄師各種各樣的繪畫技法,讓米津玄師的藝術細胞逐漸孕育為獨特的藝術風格。
如果米津玄師在确診阿斯伯格的時候與自己和解,而是走向另一個負面的情緒死角,或者說他沒有獲得母親的支持。我們又會看見一個怎樣的米津玄師,而他的才能,是否将泯滅在夕陽中,我們則失去了認識他的機會?
由此,我們不禁思考,我們是否也可以通過科學的培養,提升孤獨症人士的優勢能力,進而讓其具備獨立工作的能力?并為他們今後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礎。對此,兔兔曾在文章@所有通州家長,你們誤解了這些孩子的“冠軍”技能中提到培養孤獨症孩子優勢能力的方法。除了建立科學的培養體系外,是不是還缺少些什麼?
目前有很多的團體、個人在孤獨症人士幫扶領域持續發力。但是無論從實際的科普效果的角度讨論,還是從社會支持的角度思考,仍然存在諸多不足,具體表現在大衆認為孤獨症是“天才病”的誤解上,以及大衆是否真的能接受孤獨症人士提供的服務或制作的商品。這些或許都屬于社會接納孤獨症人士體制中真正缺少的東西 。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更應該從自身出發,積極學習,主動消除對孤獨症以及孤獨症人士的誤解;接納他們的優勢能力,為他們展示優勢能力提供機會和舞台,以外部賦能的方式,幫助孤獨症人士生活、就業。
這樣,在孤獨症人士完成優勢能力向職業能力的轉化後,才能有機會走向工作、走進就業,真正實現“獨立工作,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景。對于孤獨症人士來說,就業則能夠與康複、學習、成長相融合,在就業中獲得更多的朋友,創造生活即康複、就業即康複的融合社會。
米津玄師用歌曲《Lemon》的酸澀,從另一個角度诠釋生命,展示自己。我們,更應該以行動、努力、學習,為孤獨症人士創造一個更多元、更接納他們的融合環境。
關于我們榮程新星以讓更多孤獨症孩子在未來可以“獨立工作,幸福生活”為使命,創新研發孤獨症兒童職業潛能評估與開發課程,以傳統手工藝為方向,結合孩子特質,進行職業潛能的開發以及職業技能的培養。讓孩子的未來擁有更多可能性;為優秀的傳統文化積累更多傳承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