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創業者而言,這一年的變化有多大?什麼行業受到了沖擊,什麼行業又冉冉升起?我們發現長在用戶的生活線上的項目及其企業,會占剛需優勢,除此之外,還有什麼類型的項目和企業占優勢?作為創業者,我們是要主動出擊,還是等風口?
昨天看了劉潤的年度演講,從很多方面都肯定了我的想法,如果有看過的同學去看我之前的文章,應該不難發現。
當我不是說在開頭就要蹭人家的熱點,其實說白了也蹭不到,再者如果我自己沒有這個思考,即便看了劉潤的演講又有什麼用?
接着這個話題我們開始今天的文章。
首先問大家作為創業者,或者作為預備創業者梯隊的各位同仁們。你覺得今年一年發生了什麼?什麼樣的行業并沒有受到大的沖擊?
于此,我看了至少不同類型的數十家公司,其中也包括找我投廣告的一些韭菜公司。
其中我發現了這樣的兩點特性,第一種是穿越時間周期,鑲嵌在用戶生活線的公司。另外一種是産品有靈活性的公司。有的可能是原本就有剛需優勢,有的呢雖然營銷和經營差一些,但産品依舊有剛需優勢。
其中包括了日用品零售的社群,副業項目做培訓的工作室,做電商的小公司, 三級加工的實體店。(譬如早餐店之類的)甚至包括景區的小吃店。
而這些最明顯的,不是價格優勢,不是供應優勢,更不是流量優勢,它們無一例外的長在用戶的生活線上。在這個前提下。當我們重新提起創業這個話題的時候,便不再無力。
而讓我們無力的那些痛點又在什麼地方呢?我前兩天去了一家杯具工廠,經營人說自己最大的痛點是沒有優質的銷售端,自己做直播帶貨花費的精力太大,投入也巨大,而依靠第三方銷售渠道,自己的成本雖然有的賺但是已經壓到了底線。
再比如說我經常去買煙的小超市的老闆,他的痛點在于,自己的超市根本不盈利,但自己做的文具版塊的盈利又拿來補貼到了超市的囤貨上。三個月結清一次的貨款變成了一周結算一次。在這個前提下面。
當我們再回頭去看的時候,除了要長在用戶的生活線之外,還有對于經營的策略。
我之前也放過狂言說:隻要圍繞着人進行的一切商業活動,都不是困難的事情。
直到最近我才開始深入的思考雜“人”,在經濟學上,所有的經濟活動的出發點是順推的。往往都是從單個個體的人類進行構建。譬如冬天要取暖,煤炭和暖氣的價格上漲,供暖的商品同比會上漲,但這個漲幅的控制不是根據需求來的,而是根據單個個體的需求來的。從而就有了産品體系的複雜化。
老規矩:創業到底是選擇風口,還是種一棵樹等風來?
01 等風來是智慧,選擇風口是聰明
聰明的人帶來各種新奇的觀點,而擁有智慧的人則更擅長緩緩流淌。
在這個充滿不确定性的格局下,不安穩,不确定,風險,投産比。甚至供需都成為了聰明人能加以利用的手段。當不确定性被放大的時候,肯定有一批人會将錢放進銀行,會收攏經營,會停滞創業,會走向職場,會湧向大廠。
但智慧的人選擇當下,如我父親一般的人一生隻種田,天晴天陰。甚至天有不測風雲,他們隻做一件事情。這是智慧,這并不是愚笨。
我父親用了一年時間種了夠吃10年的糧食,接着他開始一點點的放下重活。開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經濟作物的種植當中。
這就是等風來,而聰明人是怎麼幹的。在新疆打工幾年,放棄了家裡的一切,一家人都去到新疆,一萬塊就能首付的房子買下來。這就是選擇風口。
同比。放到創業上,任何時候都是創業的好時機,我從前可能是在一個選擇風口的環境裡待得久了。意識不到什麼是智慧,反而把自己智慧的那一部分貶低,認為那是愚蠢。可當我走過足夠漫長的路之後,經曆了一些風雨之後,我才明悟什麼是智慧。
我給一個服裝工廠的老闆做方案的時候,我問了這樣的一句話:如果沒有直播帶貨?你會怎麼經營你的公司?
他沒有直接回答我,但他肯定的回答我說:那我肯定不會把生産線上的産品年輕化。
當時我很委婉的說了我的意見,畢竟是做方案,會影響到人家賺錢,但我現在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說,那你就不用年輕化。
講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電商還是日常,線上似乎聚集更多的是年輕人。甚至互聯網讓中老年人被迫來使用,前兩天我給一個幹活的阿姨下載京東,然後教她怎麼使用,對于她來說,光一個拼多多已經不能滿足她的消費需求了。
但對于年輕人來說,從唯品會,到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抖音,視頻号,快手,選擇太多了。
而幾乎這兩年來,所有的行業都開始變得聚焦。發展快速帶來後遺症逐漸凸顯,社會在斷層,一二線的年輕人和三四線的年輕人是一個頻率的,甭管你家裡在上海趁幾套房,在信息流下都一樣。但一二線的中老年人和三四線的中老年群體也是一個頻率的。甭管你兒子是那個公司的老闆,或者你兒子是哪個工廠的工人。
中間的中年人在忙着生活,在忙着承上啟下,在忙着做好社會的脊梁。而他們的需求被壓縮到了賺錢這一件事情上,他們所需要的産品開始變成了情感咨詢,他們的需求開始變成了緩解壓力。
這是不是當下的真實情況。而機會就誕生在這個地方。
02 分級經營布局,資源私有化,信息流雲端化
如果有做SaaS的朋友應該非常清楚了。能使用SaaS的人群一定是有龐大的私有資源需要管理,而SaaS類似于雲倉,讓這幫人以低成本的方式管理着資源。
而分級經營就來源于此。
一款奶制品,在直播帶貨平台上似乎更适合年輕人,為了年輕化甚至讓産品經理頭痛。而事實上奶制品的需求幾乎是所有年齡段的人。當然這個中間會有工藝的不同,但我相信,能制造嬰幼兒奶制品的公司制作成人奶制品不在話下。
但似乎奶制品企業要一門心思的鎖定年輕人市場。甚至有一些後來者居上的年輕從産品經理從一開始就認定了中老年,老年人市場不會符合公司的戰略規劃,在日後的競争當中占不到便宜。
“但你往三線城市看看,你就知道你放棄的是多大的市場。年輕人需要的是刺激和新鮮感,所以健康反而不是那麼重要的,如果年輕人需要是這樣的産品,瑞幸就不會擁有2000w的私域用戶。當然這個扯到了産品上,但我覺得這樣去看待創業是正确的。如果不看着人去創業,那麼業本身何以存活?
同樣的一款電子産品,為什麼隻能做年輕人喜歡的樣子?你知道蘋果手機最厲害的地方是什麼嗎?改變用戶消費習慣,你知道現在使用蘋果的人都是那些人群嗎?愛慕虛榮的人占大多數。
因為蘋果改變了用戶的消費習慣,用戶認為用蘋果就是精英人士,用蘋果就是有錢人。相反我用堅果手機即便它很适合做自媒體,但它在很多人眼裡是不入流的國産機。
但手機商實打實的告訴我三四線二手機甚至是針對老年人的手機市場有巨大的紅利。
分級經營相對更适合初創者,因為經營型公司很難再去改變原有框架和市場資源了。
①全年齡段人群畫像
羊了個養玩過吧,就用這樣的方式找同類。什麼樣的産品能席卷全年齡段。這個産品就擁有很大的赢利點。甚至多個赢利點。
這麼做不會付出代價的,這樣做你最多做的工具就是把自己和自己的父母以及自己的叔叔伯伯,爺爺奶奶的消費記錄看一下就好了。你都不用市場調研就能得出來一個幾乎1:1的用戶畫像。
②線上線下經營
不用區分地那麼細,線上和線下都是商業,隻有你做了這一步,才能真正做到分級經營。
我給你們講一下我最近給實體店寫的經營方案。首先是把線下的産品細節化,然後分成标品和非标品接着。降低了線下的運營壓力之後,布局線上。同樣以标品非标品的方式分層。針對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産品。滿足不同需求。
算下來人力上去了,但是利潤随之而來的增大,且逐步增加,甚至可以有幾率碾壓同行。相同場景下,你開了一家奶茶店,你朋友也開了家奶茶店,你們同樣是創業,但你朋友醉心于吸納年輕人,而你則注重奶茶經營。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的人會往奶茶裡加一些你理解不到的東西,譬如酒,譬如蛋糕,譬如鮮水果。但如果你把奶茶做成一杯養生茶,給去菜市場的奶奶們,一杯5塊甚至10塊,它的利潤和你買一被15塊的奶茶是一樣的。
這就是分層經營的牛皮的地方。
③信息流分層
有些信息你通過社群是可以觸達用戶的,有些信息是你可以通過企微觸發的,有些是你可以通過公衆号,小紅書抖音,甚至是付費投流觸發的。
但有了分層經營的概念之後,你的信息流觸發需要分層,這樣一來你節省了錢的同時,利潤會增加。
有人會問說:這樣人力不是增加了?
扯犢子!一個寫文案人他什麼樣的文案不能寫?一個編導什麼樣的信息不能編?你隻不過是沒有團隊而已。如果連團隊都是你增加人力的成本的話,當我沒有說。你還是聽大師的。
03 總結
我們不能忽略我們存在的現實,我們更不能忽略這個世界其實并不是年輕人主導的,年輕人似乎隻是在繼承着這個世界。
就像總有人拿着父母的話題來做營銷一樣,你讓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想象自己的白發蒼蒼的父母,一者人家的父母未必白發蒼蒼,二者你讓一個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背負贍養父母的責任,他上大學幹嘛?請問!我請問你!你讓他回家種田就好了啊。陪着父母,吃空父母。如果有看過動物世界的朋友,應該勇往直前。老鷹之所以折斷孩子的翅膀是為了讓孩子日後繼承這片天空。
就僅僅這個觀念之下就會有無數分歧,何況是商業呢?
大家務必意識到這一點。
作者:趙越;公衆号:幹點實事
本文由 @趙越工作室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