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
莫斯科的12月打破了
140年來最高溫記錄,
因為不下雪,
人們不得不用人造雪景來迎接新年。
當我國網友得知這件事,有人想把雪分給莫斯科一點兒:
也有很多人表示感同身受:
不少地方的小夥伴都在感歎:小時候下雪很平常,現在卻難得一見……
的确,近幾年,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多發,不僅俄羅斯迎來了罕見的暖冬天氣,在中國的很多地方,下雪也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然鵝,不下雪并不能阻止大家對玩雪的渴望,因為我們還有人造雪!
看着噴雪機洋洋灑灑噴出的雪花,感覺冬天并沒有離我們而去。
不過,你也可能會有一些好奇,
人造雪是雪嗎?
人造雪,想造就能造?
有了人造雪,不下雪也沒關系?
看完下面人造雪的自白,
你可能就有答案了!
hi,我是一朵人造雪花。你以為我和自然雪花是雙胞胎,但其實我們很不一樣。
首先給大家講解下自然雪花的形成。當環境條件達到形成晶核标準時(比如溫度、濕度等),空氣中的水分子就會凝華成小冰晶,這些小冰晶不斷生長、結合就變成了美麗的自然雪花。
而大多數雪花之所以呈六邊形其關鍵在于“晶體”兩個字。自然界中的固體物質可以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種形态,它們之間的區别如下圖:
↓ 晶體平面圖:
内部結構規則有序
↑非晶體平面圖:
内部結構雜亂無序
雪花的初始狀态——小冰晶就屬于晶體,而且冰晶還屬于六方晶系,其結構如下:
也就是說,冰晶本身應呈六棱柱形,但是在結晶過程中主軸方向晶體發育很慢,而輔軸方向發育較快,晶體就呈現出六邊形片狀。
在冰晶逐漸長大過程中,由于受到溫度、濕度、風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它們各自又會出現不同的生長姿态,但不管怎樣都會在六邊形的基礎上延伸,也就出現了以下不同形狀的雪花:
而我的誕生,就少了一些浪漫色彩。最常用的制造方法是炮筒式造雪機。
沒錯,就是下面這個可以噴雪的“大炮”:
将水管與造雪機相連,造雪機内的空氣壓縮機将水壓縮成小水滴,後由風機将其吹到外界,噴出後,遇到低溫變成小冰晶(晶核體),之後與空氣中水蒸氣結合,就變成了雪花,簡單講就是水滴凝固成冰晶的過程。
但由于人造雪形成的時間短、生長快,雪花形狀基本一緻,而且人造雪密度更大,自然雪花密度約為328公斤/立方,而人造雪密度約為856公斤/立方。因此在相同條件下,同體積人造雪比自然雪融化得慢。
你以為人造雪想造就能造?真是~
其實,雪炮受氣溫和濕度的影響很大,這幾年,一些地方冬天氣溫越來越高,雪炮造雪的雪量有限,很多滑雪場連正常營業都難以維持。
還有,聽說最近你們人類喜歡上了一種人造雪粉?
把水倒在白色粉末上
粉末浸濕後會瞬間膨脹
變成細小的白色雪粒
摸上去
就像真雪一樣
首先聲明,人造雪粉和我不是一種東西。嚴格來說,人造雪粉連雪都不是。
它本質上是一種吸水性直鍊高分子聚合物,簡單說,它就是由以下無數個相同的小團體“手拉手”形成的:
當泡進液體時,水分子就能夠滲透進入這個聚合物内部,從而使聚合物發生膨脹,内部結構發生改變。微觀上表現為凝膠網絡伸展膨脹;宏觀上,聚合物結合水一起變成了雪花狀的小顆粒粉末。
純的聚丙烯酸鈉無毒無害,但大多數從網上買回的人造雪粉,發熱的同時還經常散發異味,這很可能是純度不太高的工業級聚丙烯酸鈉,有一定的腐蝕性。最好不要讓小朋友們直接接觸。
如果孩子們真的很期待雪花,可以試試下面幾個科學有趣的造雪小實驗:
①瓶子裡的暴風雪
準備材料:透明玻璃瓶、碗、嬰兒油、白色顔料、亮粉、水和蘇打水。
步驟:
在瓶中倒入3/4的嬰兒油;
在碗中将溫水與白色顔料混合;
用白色的水把裝有嬰兒油的罐子灌滿;
往瓶内撒些亮粉;
此時再往瓶中倒入一點蘇打水,神奇的一幕就發生了。
②暴走的雪人
準備材料:2 勺鹽、一些小蘇打、1 勺肥皂粒、水、裝飾雪人鼻子的小鈕扣、小樹枝等。
步驟:
把鹽、小蘇打、肥皂粒、水充分混合,直到可以捏成一個球形;
如果太幹,加入一勺水再捏;
直到手感和橡皮泥差不多,捏兩個球做成雪人雛形;
用紐扣、樹枝等加以裝飾。
③會長大的聖誕樹
準備材料:硬紙闆、水彩筆、1/2勺羊毛衫縮水洗衣液、3勺漂白粉、3勺食用鹽、裝水容器。
步驟:
先用硬紙闆剪出聖誕樹,并塗顔料;
将羊毛衫縮水洗衣液、漂白粉和食用鹽倒入裝水的容器内;
再把塗好顔料的聖誕樹紙闆放入容器内;
聖誕樹上會漸漸長滿雪花,一天後變成一座“小火山”。
互動時間:低碳生活可以從日常中的哪些小改變開始呢?在留言裡寫下你的答案,我們會随機抽取5名幸運讀者送出精美禮品一份哦~
創作:中國數字科技館新媒體團隊
審核:羅會仟 新媒體團隊特邀專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