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派别,同唯物主義相對立的哲學思想體系。
唯心主義的基本含義是在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上,認為精神是世界第一性質,物質是世界第二性質。
唯心主義有三種表現形式:
1.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獨立存在着一種客觀精神,它是世界本源,世界萬物是由它派生出來的。
2.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作為認識世界的出發點,存在主觀精神之中的,是認知上的世界,是主觀精神的産物,而并非真正客觀上的世界。
3.辯證唯心主義:承認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辯證唯心地認為宇宙統一于意識,以我為中心改變物質世界,發展人類社會。
下面簡要介紹下幾位唯心主義哲學家的思想:
1.畢達哥拉斯:萬物的基礎不是可以感覺的具體事物,而是抽象的數;數才是萬物的基礎;數支配着世界,數包含着萬物的實質;認識世界的結構及其規律,就意味着認識支配世界的數
畢達哥拉斯學派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典型代表,認定萬物的本源是一,一産生出二,從一和二産生出無窮的數。
從數産生出點,從點産生出線,從線産生出面,從面産生出體。
從體産生出感覺所及的一切形體,産生出四種元素水,火,土,風。
這和老子的思想如出一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個數就是最原始的能量,就是本源,沒有它,就沒有一切。
這位老人癡迷于數字,他甚至把每一個數字,都對應上了抽象的概念,賦予了美好的意義:
“1”是數的第一原則,萬物之母,也是智慧。
“2”是對立和否定的原則,是意見。
“3”是萬物的形體和形式。
“4”是正義,是宇宙創造者的象征。
“5”是奇數和偶數,雄性與雌性結合,也是婚姻。
“6”是神的生命,是靈魂。
“7”是機會。
“8”是和諧,也是愛情和友誼。
“9”是理性和強大。
“10”包容了一切數目,是完滿和美好。
2.柏拉圖:在物質世界背後,必定有一個實在存在;這個實在是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種現象背後,永恒不變”的模式
柏拉圖強調,任何事物都應該去抓本質,而不僅僅是看其表面,解決僅僅是表象問題;表象是千變萬化,不可把控的,這麼多形式,這麼多種組合,怎麼拿捏得住呢?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隻要把握住事物本質,也就是那麼幾條永恒真理,然後套用到各個場景中,就足以應付絕大部分狀況。
比如牛頓三條定律,焦耳的能量守恒定律,拉瓦錫的質量守恒定律,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等等。
通過掌握這幾條公式,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生活問題。
所以,數學絕對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用來應付考試而已。
應該想辦法轉化成生活當中可以用得上的,能夠協助你走出困境的工具,對于你來說,才産生了數學的價值,有了學習的效果。
3.萊布尼茨:數字是一切事物的本質
有些物體沒有重量,所以它們的重量無法計算;有些物體沒有維度,所以它們的長度無法測量;但任何東西都可以數出數目。
萊布尼茨也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其觀念和畢達哥拉斯一緻;用數來解釋一切,數字就是本源。
萊布尼茨:上帝依據一定的尺度,數目和衡量創造萬物。
這位哲學家認為一切實體的本性,應是構成複合物的最後單位;本身沒有部分,是單純的東西,即精神性的單子;實體本身應具有内在的能動性。
4.叔本華:世界一切都為着主體而存在,世界與人的關系是表象和表象者的關系
叔本華認為表象的世界是“現象的世界“,在它之外還有一個世界,即被作為“自在之物的意志”。
意志的客體化就是理念,而理念的顯現就是現象;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質;理性是意志的奴仆和工具。
沒有理性的動物照樣生存得很好,人之初并無理性可言,隻是後來需要體現意志時,意志才造出了理性。
他為闡釋這個學說,還寫了整整一本書《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5.約翰杜威:哲學的任務不在于給自然界提供某種解釋,而應當探究解決人的問題的方法;把作為“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總和”經驗,看作頭等事實,最基本的實在
約翰杜威是實用主義心理學家,認為研究自然毫無意義,哲學必須是用來研究人本身。
世界即是經驗,經驗即是生活,生活就是應付環境。
理論歸根結底不過是人們用以應付環境,尋求出路的工具,價值在于功效,有效就是真理。
過得幸福不幸福,人際關系的處理,生老病死的正确價值觀念,這些才是真正值得關心的問題,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内容。
大部分臨終病人,直到死亡來臨,才領悟應該關注的是什麼,誰才是值得付出的人,什麼是應該放下的,可是往往悔之晚矣。
海德格爾:向死而生。
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應該經常想到死亡,想到無常,想到最愛的人可能随時離你而去,這樣才能夠做出最優的選擇,做最值得做的事情。
假如知道生命隻剩下三年,每天做的事情勢必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唯心主義主張精神而非自然界是本源;唯物主義則把自然界看作本源。
在這方面,我更願意相信人是有思想,有獨立意志,有靈性的;人畢竟不是一台冷冰冰的由零件組合而成的機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