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2歲,這個公園39歲
是該變一變了
閉園一年後重新開放
綠林下的悠然溪境
湖岸旁的靜谧書吧
花園裡的姹紫嫣紅
……
深圳人的童年公園
變身童話公園了
01
人民公園變了
作為深圳最早建成的一批公園,人民公園充滿了80年代的複古感。
綠化少、視野窄和夜間燈光少,是大家對人民公園改造前的舊印象。
為擺脫80時代留下的破爛舊,2021年人民公園啟動改造。
近一年後,于今年六月初開放的人民公園徹底變身。
更美了 · 林中溪境
從南門進入公園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段改造後的湖道。
湖岸兩旁種植了大量的水石榕,原本的鵝卵石地面也被大量植被覆蓋,湖裡的水質變得更為清澈。
原先的湖道變為林中溪境,這座公園更像是鬧市中的林中仙境,前來打卡拍照的人絡繹不絕。
更文藝了 · 月季書吧
公園新增的書吧是這次改造後的亮點之一,它的前身是園區的遊客服務中心。
書吧伫立在公園湖邊,純白的外立面顯得優雅而安靜。
以月季為名,月季書吧更加貼合了人民公園的花卉主題。
畢竟人民公園早在數十年前就有着“中國南方月季中心”的美稱。
更适合運動了 · 環湖跑道
深圳人愛運動,多數市民會選擇去公園散步或者慢跑,而公園的步道就顯得至關重要。
将原本凹凸不平的步道修建成平坦的瀝青路,同時新增了近1千米的環湖跑道。
改造後的人民公園,對附近的跑者更加友好了。
不僅如此,還在北區增加了智能健身區。
健身器材操作簡便,微信掃碼即可。不僅可以生成報告和記錄數據,還可以制定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案。
現在的人民公園,更适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02
記憶中的老公園
人民公園見證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也承載了幾代深圳人的美好記憶。
當公園的破舊環境,随着閉園改造消失不見,從前在這裡留下的舊時回憶,卻能伴随我們一生。
“我從小就在那邊玩到大,如今33歲了。現在也會經常帶我的小孩去看看她媽媽以前經常待的地方。”
“0幾年那時候剛來深圳,在國貿附近上班,晚上總會去這附近溜達溜達,一轉眼也有好些時間沒去過了......”
“80年代末和同學們最愛去的地方,那時候深圳還隻有人民公園和文化公園,大家放學後也沒有别的娛樂,就一大幫同學一起逛公園。”
“真的是童年回憶的老公園了,我奶奶以前老在這兒打太極,還有很多爺爺奶奶在這裡吹拉彈唱。”
“人民公園是兒時最愛遊玩的公園,在東門老街買好文具後,我總會要爸爸媽媽帶我去工人文化宮或人民公園玩,那時候的人民公園沒有現在規模那麼大,也沒有現在聞名的月季園等景觀,簡簡單單,可是已經足夠我開開心心玩上一天,當小孩真好,那個年代真好!”
正如新東方直播室裡,董老師賣玉米時,有人哭着下單并直呼,買的不是玉米,是那回不去,忘不掉的童年。
多少人看着人民公園的照片,走在人民公園的林蔭小道上,回憶翻湧。
03
鬧市中的月季園
在深圳的1000多個公園裡,若論硬件人民公園算不上起眼,知名度也遠不及後起之秀,盡管有着元老級的輩分。
但人民公園裡,一年一度的月季花展,已經成為了一張名片,至今已經舉辦22屆。
由于展期往往覆蓋農曆新年,來這賞花打卡成了過年期間深圳人必不可少的儀式感。
“中國南方月季中心”,并非浪得虛名。
可惜,如今并不是花季,且在近期天漏一般的雷雨摧殘下,現在月季園内暫時沒有花海的景象。
期待明春無疫,天朗氣清,再迎月季花展!
再次出發吧
走遍人民公園的東西南北
你總能驚喜地發現
即使熱鬧的公園煥然一新
那些平凡的記憶仍然如故
▼
深圳人民公園
地址:人民公園
交通路線
公交:可以乘市内公交至筍崗橋站台、深圳中學站、兒童公園站後再步行前往。
地鐵:① 地鐵1号線老街站F出口,按導航步行前往,約900米;② 地鐵3号線曬布站D1出口,按導航步行前往,約500米。
自駕:導航至人民公園 —— 西門停車場。(公園停車場将于近期實現預約停車,納入公園停車一網通服務,屆時市民将可通過“美麗深圳”微信公衆号實時掌握公園停車位信息,提前規劃遊玩出行。)
提示
① 需要提供72小時核酸綠碼,疫情期間,請戴好口罩。
② 公園開放時間:早上6:00-晚上11:30,無需門票。
③ 月季書吧開放時間為:周二到周日8:00—12:00,14:00—20:00,當場内人數達到上限時,将實行暫緩進入。
④ 寵物不得進入園内。
⑤ 園内洗手間還在整修中。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原創發布
轉載需授權,歡迎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