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洛陽》中,無論官階大小還是市井小民,都稱呼武則天為聖人,但是通常來說皇帝的稱呼多數是陛下,皇上,萬歲等,為什麼要稱呼武則天為聖人呢?曆史上也真的叫武則天聖人嗎?
1、唐朝時期,“聖人”是皇帝的代用詞,武則天是皇帝。武則天和唐高宗被人合稱為“二聖”。
2、李治公開在朝堂上确認武則天的身份,兩人一同上朝,史稱:二聖臨朝,意思就是說這個國家有兩個君主。
3、聖人出自《禮記.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即聖人坐北朝南而治理天下。能治理天下的自然是帝王,所以唐朝将皇帝稱作“聖人”。
唐朝稱呼皇帝位聖人的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第一,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已經有了這樣的稱呼。
第二,跟武則天和李治的二聖臨朝也有很大的關系。帝王的别稱有皇上、皇帝、官家、家家、今上、萬歲爺等不同的稱呼。這些稱呼無不是為了凸顯出君主和其他人的區别,為了顯示皇家的威嚴。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争連年,老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老百姓們發現靠自身的力量無法擺脫困境的時候,就把目光轉向了鬼神,于是佛教大肆盛行。統治者們為了在思想上很好的統治民衆,就宣稱自己是神仙轉世,把寺廟裡的神仙、聖人頭像換成了自己的。所以,那個時期開始就有了聖人的稱呼。
到了唐朝時期,出了個偉大的女人,她就是武則天。武則天其實是李世民的妃子來,但是李世民在位時期,武則天一直就是個才人而已,在後宮裡位置低下。直到李治上位,李治對武則天的感情濃厚而鄭重。濃厚就是李治不管武則天的身份,甯願背上罵名,也要把武則天娶回來,成為自己的妃子。
鄭重就是李治公開在朝堂上确認武則天的身份,兩人一同上朝,史稱:二聖臨朝,意思就是說這個國家有兩個君主。這就為後來武則天的登基打下了基礎。所以到李隆基時候,低下的朝臣開始用聖人來稱呼皇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