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老話,“稀”就是稀少的意思,很多人認為:在古代能活到七十歲以上的人比較稀有,但是現代人活到七十歲已經很常見,所以這句話現在經常用來形容老人享有高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并不是特指七十歲這樣一個年紀。
但實際上,如果沒讀過這句話的上半句,根本不算讀懂了這句話,但它的上半句,卻少有人知,隻有讀懂了上半句,才算理解透徹活明白了。
杜甫
大家知道,生活中很多俗語諺語都有典故出處,那“人生七十古來稀”你知道是出自哪裡嗎?其實呢,人生七十古來稀既不是俗語也不是諺語,而是一句古詩,它的作者是鼎鼎有名的詩聖杜甫,那麼這句人生七十古來稀就是出自于他的《曲江二首》之一。
曲江,又叫曲江池,是當時長安城的一處風景名勝,這首詩寫于公元758年的一個春日,這一年,杜甫剛剛經曆了一場牢獄之災被釋放出來,但重獲自由的杜甫沒能得到提拔重用,而是被貶為一個底層的閑職小吏。
杜甫
在離開長安之前,杜甫獨自一人來到曲江邊,滿懷傷感的杜甫,寫下了這首曲江賦:
這首詩,寫的是杜甫上朝歸來,當時他的經濟情況是非常的拮據,已經到了連衣服都拿去典當的地步,在這種窮愁失意的人生處境當中,他把典當換來的銀兩,都拿去買醉,一醉解千愁嘛。
杜甫
但即便如此,杜甫還是到處欠下了不少的酒錢,可見當時的杜甫是多麼的窘迫,但是,他覺得不管是官場失意還是捉襟見肘的困境,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能夠活到七十歲的人是非常少見的,既然人生苦短,那麼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才是快意人生。
如今,我們幾乎人人都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但上半句“酒債尋常行處有”,卻少有人知。人生七十古來稀,不僅僅是對人壽命的一個感歎,其實還有另外一層深意。
杜甫
古代的官員,基本上沒有嚴格的法定退休年齡,一般在七十歲的時候,就已經走到了事業的巅峰,幾乎沒有更上一層樓的可能,正好是功成身退衣錦還鄉的時候,當時的杜甫,才剛剛46歲,正常的來說,應該還有無限的可能。
但此時的杜甫,已經有了一種頹廢和失望的無奈之感,人生過半,要靠着典當衣服來換酒錢,而且還到處欠債,這對于很有情懷和理想的杜甫來說,無疑會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杜甫
在今天看來,當時的杜甫無疑是很悲觀消極,但換一種角度,這樣的感慨又何嘗不是活得通透明白的體現呢?既然真正能夠活到七十位極人臣的例子少之又少,那又何必苦苦執着于這種癡心妄想呢!
詩酒為伴逍遙自在地過好下半輩子,同樣也是一種得意人生,所以你看杜甫的下半生,就是與詩酒為伴,在居無定所的流離中灑脫地走完了一生,這才是真正的活得通透、活得明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