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蒲劇傳承與發展

蒲劇傳承與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48

蒲劇傳承與發展?原标題:古老蒲劇首登春晚:(引題),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蒲劇傳承與發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蒲劇傳承與發展(古老蒲劇首登春晚)1

蒲劇傳承與發展

原标題:

古老蒲劇首登春晚:(引題)

從央視舞台到鄉村戲台(主題)

牛嘉榮 中國文化報記者 李琤

1月30日夜,山西省河津市小梁鄉馬家莊村,寒風瑟瑟,可鄉村戲台卻熱鬧非凡。台上,《山村母親》傾情演繹;台下,鄉親們裹着棉襖,烤着火盆看得津津有味,叫好聲響徹夜空。

這是景雪變自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後的一次下鄉演出,舞台上的她唱念做舞俱佳,演唱高亢激越又不失細膩深沉。心中因蒲劇而熊熊燃燒的火焰,支持景雪變在鄉村戲台一唱就是52年,也正是這一團火,讓蒲劇在春晚舞台上迎來了屬于它的51秒。

除夕夜,古老蒲劇首登春晚舞台。在《華彩梨園》節目中,蒲劇《櫃中緣》選段由景雪變獨唱。為了舞台上的51秒,景雪變在北京封閉排練了整整40天。

“春晚舞台的高要求,每一次嚴謹排練,都讓我壓力巨大。”景雪變回想在北京“酒店——排練廳”兩點一線的高壓生活,直言再沒有比自己的體重從140多斤直降到120斤更形象的了。

大大小小的審核,景雪變在這40天裡經曆了無數次,而給她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春晚導演組對每一個節目的精益求精。節目内容、唱腔、發音、走位、動作、眼神、表情,與表演相關的每一處細節,導演組都在“逐幀推敲”,景雪變扮演的許翠蓮在《櫃中緣》中是一名16歲的農家少女。“我都63歲了,如此的大跨度怎麼才能聲、形、神俱佳呢!”節食減肥,一碗清粥、一個雞蛋、幾口青菜,是她一天的夥食。“晚上餓得睡不着也沒辦法,要把蒲劇最好的狀态帶給觀衆。嚴苛審核下,每天都有節目離開,但我不能讓蒲劇錯過這次機會。”景雪變說。

“支撐我走下來的,是對蒲劇的熱愛與自信,而每一位演職人員的付出,讓殘酷的排練留下許多溫情的時刻。”景雪變說,“上舞台排練是有觀衆的,每一次感覺沒有發揮出最佳水平時,台下觀衆的喝彩是對我最大的鼓舞。”觀衆的認可支撐着這位63歲的戲曲藝術家一次次突破自我。

“隻覺得天高眼寬花更香……”伴随着黃河畔高亢激越又不失婉轉俏麗的唱腔,許翠蓮如燕子一般躍進滿庭芳華的梨園舞台。紅衫紅褲綠圍裙的景雪變一進場,手上抽線、合線、搓線、繞線的一系列動作,打通了古老劇種與當代人的情感關聯,“許翠蓮”的一颦一笑、活潑靈動的身形與眼神刻畫出歡快、喜悅的人物形象。早在1982年景雪變首次演出 《櫃中緣》後,該劇便成其代表作。在景雪變與 《櫃中緣》結緣的第41個“紀念日”,她們攜手登上了春晚。

“這次演出較之前所演繹的片段有不少創新。”春晚《櫃中緣》經典的51秒裡,景雪變在展示蒲劇精粹的基礎上融入了花腔技巧。“花更香、牧童牛背上短笛吹響等處融入花腔,更添俏麗色彩,更顯歡快喜慶。”景雪變談起本次設計的初衷,說這不是40天裡的一時興起,而是從她初學藝時師傅第一次傳授她花腔,到《山村母親》的純熟運用,再到春晚舞台上的二度創作,這一路所綻放的藝術魅力,是她52年蒲劇生涯的積累沉澱。

“蒲劇的分量太重了!”景雪變說。《櫃中緣》由空軍藍天幼兒藝術團的孩子們伴舞,一開始,孩子們對蒲劇的認知一片空白。經過數十天的學習、排練,孩子們已經熟練掌握《櫃中緣》的節奏和韻律,并習得蒲劇基礎唱腔。孩子們每一個精準的動作,都讓她看到了蒲劇傳承發展的更多可能。

大年初一晚上,景雪變返回運城,初二她就召集蒲劇青年團,準備接下來蒲劇要面向10歲以下的兒童進行招生,在戲曲表演、唱腔、動作等各個方面對孩子們進行提升訓練。與此同時,景雪變和山西省蒲劇藝術院演出二團開啟了下鄉演出的步伐,袁家村、盬街、河津馬家莊、河津柴村……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十30多場連續不斷的演出,又一次證明“蒲劇是紮根在田間地頭的藝術”。

“上過春晚大舞台更不能忘記鄉村小舞台。隻要老百姓愛看,蒲劇永遠會紮根在田野鄉間!”景雪變說。

看大戲,聽蒲音,這是河東的傳統。在一定意義上,蒲劇夢,就是運城人民夢的一種情境、一個側影。生活在盛世的人們,能夠家門口看上幾天大戲,正是一種幸福的見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