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房顫的10大危險

房顫的10大危險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19:18:34

房顫的10大危險(房顫危險如此之大拿什麼拯救它)1

■作者簡介 劉 旭 上海胸科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交大領軍人才,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心房顫動診治中心主任

房顫是臨床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中國的房顫患者高達1300萬。這種常見疾病,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腦中風的發生率。

房顫初發的時候,人們往往不重視,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房顫雖然不像某些心髒疾病會讓人暈厥或猝死,但它算是一個‘溫柔殺手’,最終有可能導緻中風,心功能減退,以及生活質量下降。”上海市胸科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劉旭和房顫打了二十多年交道,他深知這一疾病的危害。

有些患者不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從陣發性房顫轉為持續性房顫,而且還容易伴有肺動脈高壓,錯失手術治療的機會,最終隻能用藥物維持。劉旭主任一直強調房顫的早期發現和治療,最佳的手術治療時期是在陣發性房顫往持續性房顫發展的時候。當然房顫作為“緩病”,可以允許患者有一定的猶豫期,先嘗試着采用藥物治療。但這個疾病是進展性的,它一定會越來越重,不可能自愈。陣發性房顫的病人由于病情比較局限,所以導管消融的成功率相對高,不易複發。如果不及時治療,也許3-5年後,很多患者就不能再實行手術了。尤其是不少患者是在中風之後,迫切地想要通過手術治療房顫,控制卒中,但中風這個結果是不可逆的,此時再來治療意義已經不大。

還有很多患者會有一個誤區,認為房顫發作幾次之後,症狀減輕了,會以為房顫好轉了。其實這恰恰是病情加重了,房顫患者在陣發性階段,發病時心跳一會快,一會慢,症狀十分明顯。當這些患者的房顫從陣發轉變為持續性房顫時,因患者對這個情況的長期耐受和持續性房顫時心跳相對緩慢,實則說明病情加重,更需要及時治療。

其實消融手術隻是一個微創手術,術中出現生命危險的比例也隻有千分之一。房顫導管消融手術,就是通過靜脈穿刺的方法,送進一根直徑隻有3—4毫米的管子(心導管),進入心髒房顫的病竈部位,消融和祛除房顫病竈。你所看到的這個活動的黑影,正是在清除病竈。等到清除完畢之後,再把這根心導管從穿刺的部位撤出體外,進行局部止血。體外是看不到任何疤痕的,手術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患者是在清醒的狀态下接受手術。

3月16日上午8:30,由上海市胸科醫院心内科舉辦的房顫疾病患宣教活動将在胸科醫院(上海市徐彙區淮海西路241号)5号樓13層多媒體教室舉行,由劉旭教授及領銜的心内科專家團,将為市民提供免費咨詢服務,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前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