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是一位主管,我的部門裡有一位員工已經入職半年。他的工作态度良好、工作時也算認真,但目标達成狀況卻常常不如預期,工作進度也時常落後。在進行績效面談時,我應該要如何給予反饋和建議,才能在不打擊他的信心之下,協助他做出改變,提高工作效率?
A:過去,許多主管習慣單方面地對下屬責難,習慣上對下單向地要求下屬,這樣不對,應該那樣做,然後要求下屬照着修改。但這樣的做法會讓下屬習慣聽令行事,失去了主動思考的能力。
許多年輕的員工非常注重正向的體驗與感受,因此,主管應采用較為公開、透明的模式,與員工進行真誠的雙向對話,才能發揮反饋的功用,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想要通過績效面談與反饋,協助員工改善,主管事前的準備相當重要。以下五個準備,可以協助主管避免提出過于偏頗的反饋:
1.掌握員工的個性
如果能夠在績效面談之前,對員工有更多的了解,像是了解員工在面對沖突時,會采用什麼溝通方式、帶領團隊時,傾向如何做決策等等,在評估時,就能做出比較正确的判斷,并且避免誤解。要做到這點,除了依靠主管平常對部屬的觀察之外,也可以運用一些性向測驗,如DISC、Hogan,以及MBTI等工具。
2.落實更頻繁與即時的反饋
許多企業一年隻有兩次的績效面談,然而,若想了解員工實際上的表現,隻靠兩次會談遠遠不夠。因此,主管應養成即時與員工交流的習慣,一個月應該有多次非正式的會談,利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了解員工在工作上是否遇到困難。
3.充分溝通、寫下期望
主管可以事先與員工讨論,并寫下員工應該達成的具體目标和期望。有些主管可能會認為,隻要有口頭上的承諾就足夠,然而,實際将目标寫出來,能夠讓員工更明白主管希望看到什麼樣的成果。
4.收集利害關系者的反饋
在檢查員工表現時,除了以自己的角度觀察,也可以收集其他利害關系者的意見。例如,詢問其他同事,或是與員工合作過的其他人員,如其他部門的主管以及窗口。
若主管想要讓同事們安心給反饋,平常就需要建立起雙向的信任感。主管平時要以身作則,說到做到,展現對團隊共同目标的關注,以及對于同仁們的尊重與關懷。
5.标準化績效評估的相關作業、表單和流程
在績效面談給予員工反饋時,要避免提到與工作無關的事,偏離主題,同時應該明确、及時,将反饋内容聚焦在成果或行為。
面對表現不佳的員工
一般來說,若是表揚表現良好的員工,主管可以直接在公開場合提出;然而,若是要給績效表現不佳的員工負面反饋,則應該找時間與員工私下讨論,并且務必提供建設性建議。
與表現不佳的員工績效面談時,主管可以遵循下列步驟:
步驟一:正向意圖
主管開口之前,需先檢查自己是否抱持關懷态度、自己能否以身作則、自己能否說到也能做到、是否為了達成團隊共同目标考量出發,以及給反饋的時間以及地點是否适當。若是讓員工感受到不友善的态度、主管言行不一緻,且隻是為了主管自己和工作無關的私利、主管個人的情緒發洩,并在開放工作空間裡當衆指責員工,績效反饋的效用往往會大打折扣。
步驟二:請求許可
給反饋之前,主管先詢問員工,并和他約好時間,而不是突然告知他,這能夠讓員工先有心理準備。
步驟三:陳述具體内容
無論部屬表現好或不好,主管都需要具體地将他的表現說出來。要做到具體說明,就應包含三個部分:
1.情況:事件發生時的狀況、相關的人事時地物,員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2.行為:員工在事件發生時,做了什麼事,有什麼樣的表現,且是以具體的行為來說明這表現。
3. 影響:做了這件事之後,帶來什麼正面,或是負面的影響和結果。
步驟四:再次強調,并且說明員工的行為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當主管告訴員工,他有哪個地方做得好,會讓他更清楚自己應該往哪個方面努力;當主管說出不好的地方,也可以讓他知道是哪個部分出錯,并思考修正的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