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雪茄制作發酵

雪茄制作發酵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5 14:36:58

雪茄制作發酵(長城故事會探淵索珠②)1

正在炒糊米的工人

雪茄品質的好壞,與煙葉發酵技藝密切相關。長城雪茄經過百年傳承與創新,積澱和形成了獨有的發酵方法。實際上,還有一項四川傳統的發酵古法,早在清末民初就已發明,并沿用至今,那就是——糊米發酵法。

被打翻的米湯

成就意外之喜

大家一定想不到,這種古法秘制的傳統工藝竟然是一次意外的發現。它的發明者,是四川什邡一個名叫張興發的煙農。

清末民初,什邡大多數農民都以種煙為生。當時農民将曬制過後的煙葉堆積在一處,使之繼續醇化以降低煙葉的刺激性和雜氣,但經這種方法處理後的煙葉仍然雜氣較重,勁頭較大。張興發也是衆多煙農中的一名,他更是絞盡腦汁想辦法改善煙葉的品質。

他嘗試過提高煙葉的水分,使發酵更加劇烈,但這樣發酵後的煙葉苦味加重;

他也嘗試過增加堆垛煙葉的重量,但這樣煙葉包芯溫度會很高,煙葉會燒壞,雜氣更重;

他還試着增加煙葉發酵的時間,但這樣煙葉的香味損失很大……

正當他為此焦頭爛額之時,一個清晨,他起床後發現昨晚剩餘的粥被打翻了,全灑在煙葉上面。

當時生活條件差,米非常珍貴,每一頓隻能放很少的米熬米湯喝,為此他心痛不已。為了發洩心中的氣憤,他随手把沾滿米湯的煙葉扯了下來卷成煙筒抽了起來,結果讓他非常吃驚,煙葉的刺激性減少了、醇和度提高了,一直困惑他的問題似乎找到了解決的方法。

從此他便對此方法進行研究,最後他發現将米炒糊後熬成水噴灑在煙葉上進行發酵效果更好。也正是這次意外的發現,為之後的糊米發酵法奠定了基礎。

雪茄制作發酵(長城故事會探淵索珠②)2

發酵原料 — 糊米水

發酵最佳季節

春分至清明,秋分至寒露

糊米發酵法主要用于茄芯煙葉,将糊米水按一定比例均勻噴灑在茄芯煙葉上,并堆碼成堆進行發酵。

糊米水加工的最佳季節是秋季的“秋分”至“寒露”和春季的“春分”至“清明”。糊米水的制作,是将大米放入鐵窩中炒約15分鐘,每50kg煙葉用大米5kg~6kg。先中火炒至大米變成黃色,再大火炒,當大米膨脹成黑色團狀時再中火炒,直到将米炒成黑色成團,以手捏米心尚有一點未全黑而止。注意糊米隻能炒糊而不能炒成“炭質”,否則将失去糊米的作用。若炒不透,煮後則粘性強,淋到葉片上将使煙葉粘結在一起,不易理順而撕爛煙葉。糊米炒成後,随即翻到已準備好的熱水鍋内,以5kg大米兌15kg水熬煮10分鐘左右,待水煮成深褐色,進行過濾、冷卻。用波美比重計測試,濃度應在8°~10°之間。糊米水中切忌滲入清水、食鹽或油等,否則将造成爛煙。糊米水的溫度按季節掌握。夏季氣溫高,水要全部冷卻;冬季氣溫低,水應溫熱至不燙手;春、秋季微熱即可。其目的是給予适當的溫度有利于再發酵。淋時注意不可有糊米渣,否則也會造成爛煙。

淋好糊米水的煙把,立即堆放,嚴密覆蓋。一般堆放20天~40天,氣溫高則時間短,反之則長。堆放2天~10天後以手插入,感覺溫熱不燙手即可翻堆。第二和第三次翻堆間隔的時間逐漸減少,直到堆内溫度下降。

加工好的煙葉,手握煙把感到有彈力,松手後能還原;手拿煙把葉尖向上豎立,葉片倒下緩慢;鼻聞無水氣味;顔色紅亮有光澤。

參考文獻:

《雪茄煙發酵技術進展與展望》周錦龍 湯珍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