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博弈論諾貝爾獎書

博弈論諾貝爾獎書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1:24

博弈論諾貝爾獎書?據《紐約時報》報道,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盧修斯·N·李奈特(Lucius N. Littauer)政治經濟學教授、博弈論大師、著名經濟學家、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于昨日去世,享年95歲,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博弈論諾貝爾獎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博弈論諾貝爾獎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謝林去世)1

博弈論諾貝爾獎書

據《紐約時報》報道,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盧修斯·N·李奈特(Lucius N. Littauer)政治經濟學教授、博弈論大師、著名經濟學家、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于昨日去世,享年95歲。

謝林1921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利亞洲,1944年獲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士學位,1948年獲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51年在哈佛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從1948年到1953年,他先後為馬歇爾計劃、白宮和總統行政辦公室工作。1953到1958年任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1958年被聘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1969年到哈佛大學肯尼迪研究生院兼職,是該院知名的政治經濟學教授。1978年,他從哈佛大學輾轉來到馬裡蘭學院研究公共事務。謝林曾為美國軍備控制與裁軍署、國務院、國防部、參謀長聯席會議、耶魯大學和蘭德公司等機構工作或擔任顧問,并作為經濟學家為美國政府工作過。他發表了涉及許多領域的研究成果,包括軍事戰略和軍備控制、能源和環境政策、氣候變化、恐怖主義、團體犯罪、外交援助和國際貿易、沖突和讨價還價理論、種族隔離和種族融合、軍事計劃、健康政策、煙草制品和毒品走私政策以及與公共事務和公共政策相關的倫理學問題等。200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将2005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擁有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羅伯特·奧曼和托馬斯·謝林。

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核武器軍備競賽的背景下,1960年,謝林發表了其經典著作《沖突的戰略》。在這本書中,他将博弈論作為統一的分析框架應用于社會科學問題,并對讨價還價和沖突管理理論作了非常細緻的分析。謝林指出,在效率曲線上,博弈當事人的利益是對立的,任何一個人效用的增加都會損害另外一個人的利益。但這種所謂的對立隻是一種邏輯上的可能性,在效率曲線上必然存在一點,使得博弈當事人的利益是一緻的。博弈者都希望避免兩敗俱傷,這種“雙赢”的共同想法就體現為——在效率曲線上找到一個合适的點來解決彼此之間的沖突。這些已經被事實證明是解決沖突、避免戰争的非常中肯的創見。

謝林另外一個有趣的學說是關于“種族隔離”在全世界的流行的解釋。他利用“有界鄰裡關系模型”,使用一個叫“微觀的小沖擊放大為宏觀的大問題”的詞語,分析了非組織的個人動機是如何轉變為集體行為的,并以此說明了種族隔離是個人選擇的自然結果。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理論故事:在一小群少數族裔的人中,他們具有一種“同種族相互取暖”的癖好,不樂意讓自己的鄰居是另外一些種族的人。于是他們選擇搬家,讓自己的鄰居同自己的膚色和口音一樣。如果白人和黑人都不希望成為“少數人”,那麼隻有完全隔離才是唯一穩定的均衡點。海外的華人大都很難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中,早期的唐人街文化一直影響着新移民的心态,就可以用謝林的這一理論來解釋。

謝林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沖突的戰略》(1960年出版)、《戰略與軍控》(與摩爾頓·H·哈爾佩林合著,1961年出版)、《武器的影響力》(1966年出版)和《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1978年出版)。最新著作為2006年出版的《承諾的戰略及其他文論》。2008年謝林教授曾到訪中國,在中南大學有進行演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